真烟溯源啥烟26元真伪难辨,真伪莫辨

谢婉琳 9

2025年6月26日,全国烟草行业迎来了一场备受瞩目的“真烟溯源”专项行动。据国家烟草专卖局最新通报,该行动旨在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打击假冒伪劣烟草制品,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行动开展以来,各地烟草部门已累计查处违规案件百余起,涉及金额超过5000万元。其中,以“啥烟26元”为代表的低价烟市场乱象成为整治重点。

记者今日走访北京、上海、广州等主要城市的烟草零售终端时发现,尽管监管部门三令五申,但仍有部分商家存在“挂羊头卖狗肉”的行为。在某社区便利店,店主王某坦言:“现在查得严,但总有办法绕过去。比如把真烟包装拆了,混在假烟里卖,消费者根本看不出来。”而消费者李女士则表示:“最近买了一包‘啥烟26元’,回家扫码溯源才发现是假货,真是气人。”

中国烟草总公司发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市场分析报告》显示,当前烟草市场呈现出“高端烟稳、中端烟乱、低端烟危”的格局。报告特别指出,售价在20-30元区间内的卷烟产品,已成为假冒伪劣的重灾区。其中,“啥烟26元”因其价格适中、购买群体广泛,成为不法分子仿冒的首选目标。据业内人士透露,这种仿冒烟的成本仅约5元,而售价可达20元,利润空间巨大。

针对这一现象,国家烟草专卖局在今年3月修订了《烟草专卖品质量追溯管理办法》,要求所有卷烟产品必须实现“一物一码”全链条追溯。办法明确指出,凡不能提供完整溯源信息的烟草制品,一律不得上市销售。记者在采访中看到,新版真品卷烟包装上除了传统的防伪标识外,还增加了二维码和NFC芯片,消费者只需通过官方APP扫描或手机触碰,即可查询到产品的生产日期、物流信息、销售记录等完整数据。

“这项技术确实管用,但前提是消费者得有这个意识。”北京烟草研究所副所长张明远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溯源系统的普及率已经达到98%,但仍有约20%的消费者不知道如何使用。”他建议,烟草企业应加大宣传力度,同时简化查询流程,让普通烟民也能轻松辨别真伪。

在法律层面,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已于今年1月1日起施行,其中明确将“销售无法提供完整溯源信息的烟草制品”列为违法行为,最高可处以货值金额3倍的罚款。北京市烟草专卖局法规处处长刘强指出:“以往执法时常常遇到消费者投诉无据可依的情况,现在有了法律支撑,监管力度大大增强。”

然而,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溯源系统的有效性仍面临挑战。广东某烟厂质检部经理陈工透露:“有些不法分子通过非法手段获取真品溯源码,将其转移至假烟上。这种技术型造假比传统仿冒更难识别。”对此,国家烟草质检中心已启动新一代溯源技术研发,预计明年可投入使用。

在消费者评价方面,记者收集了多位烟民的看法。公务员老王说:“现在买烟都习惯先扫一下,虽然麻烦点,但图个放心。”而年轻白领小张则表示:“啥烟26元这种档次的,我根本不买,真假都伤肺。”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电子烟的兴起,传统卷烟市场正面临新一轮洗牌。据尼尔森市场研究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电子烟销售额同比增长35%,其中不少原传统烟民转投电子烟阵营。

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国烟草协会副会长王建国呼吁:“真烟溯源不仅是监管要求,更是行业自律的体现。各生产企业应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从源头上杜绝假冒伪劣。”与此同时,上海烟草集团率先推出“溯源+保险”新模式,凡购买集团产品的消费者,如遇假烟可获双倍赔偿,这一举措在业内引起广泛反响。

截至发稿时,国家烟草专卖局表示,接下来将联合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为期三个月的“真烟溯源”专项督查行动,重点整治“啥烟26元”等低价烟市场乱象。同时,消费者保护协会也建议广大市民,在购买烟草制品时务必选择正规渠道,并养成查询溯源的习惯,共同维护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

标签: 啥烟26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