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动向:创新 香烟不抽了,职场吸烟率显著下降,令人欣慰。

陈思宁 12

2025年6月30日,随着全球控烟形势持续加码,烟草行业职场吸烟现象再度成为舆论焦点。当日,国家烟草专卖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烟草制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3.2%,其中职场吸烟人群消费量降幅最为显著。记者走访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CBD区域发现,多家企业吸烟区人流量较去年同期减少超四成,"香烟不抽了"的呼声在年轻白领群体中逐渐形成共识。

记者在金融街一家证券公司采访时,35岁的部门经理王先生坦言:"今年公司新规要求所有会议室全面禁烟,连茶水间也安装了烟雾传感器。上周体检发现肺功能指标下降,索性就戒了。现在每天省下的200元烟钱,正好给孩子报了个兴趣班。"他的话代表了当前职场吸烟人群的心态转变。据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发布的《2025中国职场控烟报告》显示,30-45岁男性成为戒烟主力军,该年龄段戒烟意愿同比增长78%。

香烟价格方面,记者走访发现,北京市场"中华"香烟批发价已涨至每条980元,上海"红塔山"经典系列零售价突破50元/包大关。烟草行业分析师李明指出:"价格杠杆仍是控烟最有效手段。今年全国已有18个省份将卷烟批发价上调5%-10%,预计将直接减少12%的烟草消费量。"但他同时表示,走私烟和电子烟替代品可能成为新的监管难点。

在监管层面,新修订的《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于6月1日正式实施,首次将电子烟纳入同等监管范畴。北京市控烟协会会长张建宇接受采访时强调:"条例明确要求用人单位应当设置吸烟区,但不得设置在办公室等室内区域。违者将面临5000-10000元罚款,这是史上最严处罚标准。"记者注意到,朝阳区已率先组建50人控烟执法队,本月已查处企业违规吸烟案件23起。

烟草企业方面, Philip Morris International(菲莫国际)中国区负责人在当日的行业论坛上透露,其"iQOS"加热不燃烧产品市场份额已突破25%,"传统香烟不抽了,转而尝试更健康选择是趋势。"该言论引发争议。中国控烟协会副秘书长崔洪伟立即回应:"任何形式的烟草制品都存在健康风险,加热不燃烧产品仍含有尼古丁和多种致癌物,不能作为戒烟过渡方案。"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也发布声明称,任何烟草制品都不应被宣传为"健康选择"。

消费者态度呈现两极分化。在北京某互联网公司工作的90后程序员小李表示:"香烟不抽了,现在每天用电子烟替代,感觉更方便。"而某银行HR部门则组织全体员工签署"无烟承诺书",部门经理表示:"公司每年因员工吸烟引发的保险费用高达数百万,与其被动支出,不如主动改变。"这种差异反映出不同年龄段、不同行业群体在烟草消费观念上的代际差异。

值得关注的是,二手烟危害引发的新一轮职场维权潮正在形成。上海某律所员工集体投诉案例显示,因同事吸烟导致其患支气管炎,经劳动仲裁获得精神损害赔偿2万元。上海市疾控中心慢病所所长吴凡指出:"职业场所二手烟暴露率已从2019年的68%降至2025年的35%,但仍有三分之一职场人群面临健康威胁。"她建议将"无烟工作场所"纳入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

在政策执行层面,记者发现各地监管方式呈现差异化特点。广州采用"烟税电子追溯系统",通过扫码验证购买记录;杭州则推行"烟民积分制",鼓励通过APP记录吸烟频率换取奖励;而深圳则试点"烟草消费税累进征收",吸烟量越大税率越高。广东省烟草专卖局数据显示,这些措施使当地卷烟销量连续三个季度下降7.3%。

国际经验方面,新加坡"无烟工作场所"法案规定,企业吸烟区需距离建筑物50米以上,违者最高罚5万新元;挪威则强制要求所有烟草制品采用"极简包装",禁止任何品牌标识。世界银行最新报告显示,实施类似政策的国家,其职场吸烟率普遍在五年内下降60%以上。中国疾控中心专家建议,我国可借鉴这些经验,将控烟目标纳入"健康中国2030"具体指标。

在零售终端,记者观察到新型烟草制品正成为市场新宠。北京三里屯某专卖店老板透露:"传统香烟销量下滑明显,但'电子雪茄'等创新产品销量增长200%。其中某进口品牌电子烟售价高达380元/套,仍有大量白领顾客。"但他坦言,随着监管趋严,这类产品利润空间正在被压缩。

对于烟草行业未来走向,中国烟草总公司战略发展部副主任陈刚在闭门会议上表示:"行业正从'规模增长'转向'质量提升',预计2025年将推出首批'低焦油'实验性产品。"但这一表态立即遭到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质疑:"没有绝对安全的烟草制品,任何技术改良都不能改变其本质危害。"这场关于烟草行业未来发展的争论,似乎预示着更复杂的行业变革即将到来。

当天下午,记者在北京某写字楼地下吸烟区偶遇几位正在吸烟的男士。当被问及"香烟不抽了"这一说法时,他们表示:"工作压力大,暂时还戒不掉。"但其中一位40多岁的男士补充道:"我儿子今年上初中,知道我在抽烟,每次看到我咳嗽都会皱眉头。也许真该考虑戒了。"这番对话或许最能代表当前职场吸烟人群的真实心态——在健康、经济与社交压力的多重夹击下,戒烟成为一道艰难但必须面对的选择题。

标签: 香烟不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