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报道 十块钱以内的烟最好抽的是什么减害技术获突破 雪中送炭

田若溪 9

2025年6月30日,随着全球烟草行业持续深化“降焦减害”战略,国内烟草市场迎来新一轮产品调整与政策解读。据国家烟草专卖局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烟草制品焦油含量平均值较去年同期下降3.2%,部分主流品牌焦油含量已控制在8毫克/支以下。这一进展在当日举办的“2025中国烟草科技创新论坛”上成为核心议题。

记者在论坛现场获悉,中国烟草总公司旗下“白沙”“红塔山”等品牌已全面升级低焦油产品线,其中“白沙(和顺)”焦油含量降至6.5毫克/支,较传统产品降低40%。国家烟草专卖局政策研究室主任李明在发言中强调:“降焦减害不仅是行业响应‘健康中国2030’的必然选择,也是应对WHO《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履约要求的主动作为。”他透露,监管部门正酝酿将焦油含量作为产品准入的硬性指标,预计年内出台配套细则。

市场行情方面,降焦产品并未引发价格普涨。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记者走访发现,“南京(炫彩)”10mg焦油款售价仍为45元/条,“红河(软)”7mg款定价33元/条。一位烟酒店店主坦言:“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度极高,十块钱以内的烟最好抽的是什么?还是那些经典老牌子,比如‘黄果树(软)’和‘娇子(软)’,虽然焦油量比新品牌高一点,但口感醇和,性价比高。”

消费者反馈呈现两极分化。在北京市海淀区某写字楼,记者随机采访了5名烟民。30岁的程序员小张表示:“新出的‘双喜(硬低焦)’虽然焦油量只有9mg,但总觉得劲道不足,不如以前过瘾。”而45岁的出租车司机老刘则认为:“‘利群(新版)’12mg的口感最接近传统香烟,十块钱以内的烟最好抽的是什么?我选‘都宝(软)’,毕竟健康第一嘛。”

法律合规层面,北京市律师协会烟草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王伟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修订后,明确要求企业必须在包装显著位置标注焦油含量及健康警示语。此次降焦行动将倒逼行业进行技术革新,预计未来两年将出现更多混合型低焦油产品。”他同时提醒:“消费者应警惕部分企业为迎合政策而虚标数据,建议通过官方渠道查询产品检测报告。”

业内专家点评中,中国疾控中心控烟与烟草依赖研究室主任许桂华教授提出:“单纯降低焦油并非‘无害化’捷径,烟草中尼古丁、苯并芘等有害物质仍需综合治理。”她建议消费者关注国际品牌如“万宝路(低温)”的微波加热技术,该技术通过不点燃烟草实现焦油含量降低70%,但国内市场尚未完全引进。

在行业市场分析环节,华宝国际烟草研究中心发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烟草市场报告》显示,低焦油产品销量占比已达18.3%,较2024年同期增长5.7个百分点。但报告同时指出,农村市场对传统高焦油香烟的依赖度仍高达62%,行业“降焦”成果在区域间存在明显差异。

记者在采访云南某卷烟厂技术总监时了解到,企业正投入2.5亿元建设新型滤棒生产线,通过纳米材料吸附技术实现焦油过滤效率提升30%。该负责人透露:“‘玉溪(初心)’8mg焦油款已进入试生产阶段,预计9月上市,定价预计在50元/条左右。”

监管报道方面,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烟草制品质量监督抽检的通知》,要求各地将焦油含量抽检频次提高至每季度不少于2次。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已率先对“中华”“云烟”等12个品牌进行突击抽检,结果显示合格率100%。

在消费者评价环节,电商平台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降焦”关键词搜索量增长187%,但实际购买转化率仅提升12%。一位淘宝店主表示:“年轻人更关注包装设计和口感创新,老烟民则坚持‘老味道’。”

多位业内专家呼吁,降焦减害应与控烟宣传同步推进。中国控烟协会会长胡鞍钢指出:“降低焦油含量是必要但不充分的措施,必须辅以提高烟草税、禁止电子烟广告等综合手段。”他特别提到,2025年1月1日起实施的《电子烟管理办法》已将雾化物释放量纳入监管,为传统烟草降焦提供了借鉴。

当天傍晚,记者在广州市天河区观察发现,部分便利店已开始对低焦油产品进行“健康推荐”标识。一位正在选购香烟的顾客表示:“看到‘焦油量≤10mg’的标签,心里踏实一点。”但当他被问及“十块钱以内的烟最好抽的是什么?”时,他笑着回答:“还是‘红双喜(软)’,毕竟习惯了。”

标签: 十块钱以内的烟最好抽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