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兰 行业规范:铁桶装兰州烟质量标准出台,精益求精

田若溪 6

2025年7月1日,随着《烟草行业2025年规范经营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实施,烟草行业迎来新一轮监管收紧。记者今日走访多地烟草专卖店及零售终端发现,市场反应迅速,部分热销产品如“铁桶装兰州烟”已率先调整价格体系,同时行业合规意识显著提升。

根据国家烟草专卖局最新数据,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国烟草市场零售终端数量已突破680万家,但《意见》明确要求,所有零售终端必须严格执行实名制购烟登记、扫码销售及价格公示等规定。在北京市朝阳区一家烟草专卖店,店主王先生向记者展示其新安装的“一物一码”智能管理系统,该系统可实时上传销售数据至监管平台。“现在顾客买烟,系统会自动记录身份证号和购买时间,价格也必须与官方指导价一致,比如‘铁桶装兰州烟’的零售价严格控制在35元/包。”

行业专家指出,《意见》的出台与近期多起违规案件密切相关。今年5月,国家烟草专卖局通报的典型案例显示,某省3家批发企业因“跨区域调货、规避税控”被处以合计5000万元罚款。中国烟草学会研究员李伟表示:“此次《意见》的核心在于强化全链条追溯,从种植到零售,任何环节的数据缺失都可能触发预警。”

市场行情方面,记者调查发现,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度持续升高。在上海市静安区某商圈,消费者陈女士表示:“‘铁桶装兰州烟’最近提价后,身边不少朋友开始尝试其他品牌,但合规产品仍占主流。”某电商平台数据显示,6月30日《意见》发布前夕,部分非标渠道的烟草销量激增,但次日便被平台下架。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烟草消费投诉量同比下降12%,合规意识提升效果初显。

烟草法律合规领域迎来新动作。7月1日当天,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审理烟草专卖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将“电子烟代充行为”纳入违法范围,并规定零售商若无法提供完整的购货凭证,将面临最高10万元罚款。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律师分析:“此次司法介入标志着烟草监管进入‘刑事+行政+民事’立体化阶段,特别是对‘铁桶装兰州烟’这类热销产品,其生产许可、包装标识等都将接受更严审查。”

在行业层面,多家烟草企业已启动内部整改。记者联系到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其品牌经理透露:“‘铁桶装兰州烟’生产线已全面升级,新增的‘区块链溯源标签’可精确记录从原料筛选到包装完成的每一步数据。”而安徽中烟则表示,将投入2亿元升级合规培训体系,要求所有销售人员必须通过“烟草合规师”认证。

消费者评价呈现两极分化。资深烟民刘先生认为:“价格透明后,市场更规范,但35元/包的‘铁桶装兰州烟’确实让收入较低的群体压力增大。”而年轻消费者林女士则表示:“现在扫码买烟虽然麻烦,但能确保买到真品,算是一种保障。”

记者在郑州烟草研究所采访时,首席工程师赵明透露,行业正研发“智能监管烟包”,该技术可实时监测运输过程中的温湿度,一旦异常将自动锁定产品。他补充道:“未来三年,类似‘铁桶装兰州烟’这样的标志性产品,其合规成本可能增加15%,但这是行业健康发展的必经之路。”

值得注意的是,国际烟草市场对此反应复杂。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官员通过邮件回应称:“中国烟草监管的精细化程度令人印象深刻,但需警惕‘合规成本转嫁’现象。”而菲利普·莫里斯国际公司则发布声明,称其电子烟业务不受此次政策影响,但强调将继续遵守在华所有法规。

截至发稿时,国家烟草专卖局已启动为期三个月的“规范经营专项检查”,重点抽查包括“铁桶装兰州烟”在内的50款重点产品。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随着《意见》落地,烟草行业将进入“强监管、高合规”的新阶段,而消费者、零售商与企业之间的博弈与适应,仍将持续发酵。

标签: 铁桶装兰州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