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烟令 境界中支加强职场吸烟管理 令行禁止

郑雨薇 7

2025年7月4日,随着全国烟草市场迎来新一轮消费热潮,烟草行业职场吸烟现象再度引发社会关注。据《中国烟草报》最新报道,尽管国家烟草专卖局持续加强控烟力度,但职场吸烟问题依然在部分行业和地区呈现“抬头”趋势,特别是“境界中支”等高端细支烟产品,在商务场合和社交活动中成为不少职场人士的首选。

记者走访北京、上海、广州等主要城市发现,尽管室内公共场所禁烟令早已实施,但部分企业办公楼、工厂车间等场所的吸烟现象依然普遍。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制造业中层管理者表示:“压力大的行业,比如我们这边的生产部门,吸烟几乎成了缓解压力的唯一方式。‘境界中支’因为口感温和、包装大气,成了很多客户和同事之间的‘社交名片’。”

烟草行业市场行情显示,2025年上半年,“境界中支”销量同比增长18.7%,零售价维持在每包55元左右,成为继“细支”和“爆珠”之后的又一款热门单品。烟草专卖局数据显示,今年1-6月全国卷烟销量同比增长3.2%,但控烟政策收紧下,高端细支烟的增速明显快于普通烟种。业内专家指出,这反映了消费者对“小而精”产品的偏好,也侧面印证了职场吸烟人群对品牌、包装和口感的双重追求。

针对职场吸烟问题,国家烟草专卖局在2025年5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烟草制品营销行为的通知》中明确要求,企业需加强对员工吸烟行为的引导,并鼓励设立“无烟工作区”。但记者采访发现,政策落地效果参差不齐。某互联网公司HR透露:“我们公司去年开始实行‘吸烟登记制’,但实际执行中,很多员工选择在午休或下班后‘突击吸烟’,监管难度依然很大。”

烟草相关法律和合规方面,2025年新修订的《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进一步细化了处罚标准,对违规吸烟的个人处以50-200元罚款,对场所管理者罚款上限提高到5000元。但多位烟民表示,罚款力度虽大,但“抓到才算”,实际威慑力有限。一位每天吸“境界中支”的金融从业者说:“现在办公室里没人敢明目张胆地抽,但楼道、洗手间还是‘重灾区’,大家只是更隐蔽了而已。”

业内专家对职场吸烟现象提出了不同看法。中国控烟协会副会长张教授认为:“职场吸烟本质上是工作压力与社交需求的产物,单纯禁止无法根治,关键在于企业文化建设。”而烟草行业分析师李先生则指出:“高端细支烟如‘境界中支’的流行,某种程度上是烟草企业对控烟政策的‘曲线应对’——通过小包装、低焦油量等产品创新,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规避监管。”

消费者评价方面,记者随机采访的10位烟民中,6位表示“境界中支”是“职场必备”。一位公务员表示:“开会前抽一支提神,见客户时递上一包显得有品位,价格又比进口烟便宜,何乐而不为?”但也有3位年轻人反映,他们更倾向于电子烟或尼古丁贴片,认为传统香烟“过时且伤身”。一位90后设计师说:“我们办公室现在流行抽‘电子薄荷烟’,既满足口瘾又不怕被罚款。”

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烟草市场出现的新趋势是“代工吸烟”——不少企业员工因加班严重,选择将吸烟“外包”给同事。记者在某科技公司采访时,一名程序员告诉记者:“我们组有个老烟枪,每天帮组里5个人代抽,每人给10块钱,算下来比自己去买划算,还省了被领导发现的麻烦。”这种“共享吸烟”现象虽属个别,但折射出职场吸烟问题的复杂性。

烟草相关法律和合规方面,记者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部分企业开始将“控烟”与“企业文化”挂钩。某咨询公司推出的“无烟办公室”激励计划规定,连续三个月无吸烟记录的员工可获500元奖金,同时提供免费咖啡、茶饮等替代品。该公司CEO表示:“吸烟不是员工素质问题,而是管理问题。我们希望通过正向引导,而非强制手段,让员工自愿远离香烟。”

在“境界中支”等高端细支烟的营销策略上,烟草企业也展现出新的动向。记者注意到,今年7月多家烟草公司启动了“职场健康吸烟”主题促销,主打“低焦油、小包装”概念。某品牌市场总监透露:“我们针对职场人群推出了‘境界中支’联名款,每包附赠一个便携式空气清新剂,既满足吸烟需求,又顾及他人感受,试图在‘吸烟自由’和‘社会责任’之间找到平衡。”

多位烟民对这种营销方式褒贬不一。一位国企中层表示:“‘境界中支’的包装确实好看,但价格贵了点,55一包比普通细支贵10块,长期抽负担不小。”而另一位销售经理则认为:“这种烟送礼拿得出手,客户喜欢,自己抽也觉得有面子,价格贵点无所谓。”

随着2025年烟草市场持续分化,职场吸烟问题已从单纯的公共卫生议题,演变为涉及企业管理、产品创新、消费心理等多维度的复杂议题。记者在报道中发现,无论是“境界中支”的流行,还是电子烟的兴起,背后都是消费者在控烟压力下寻求替代方案的真实写照。而要真正解决职场吸烟难题,或许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三方的共同努力。

在当天的报道收尾前,记者还记录下一个小细节:一家律所的吸烟区里,几位律师正在分享“境界中支”的抽吸心得,其中一人拿起烟盒说:“这烟好就好在,抽完一支刚好够写完一份合同。”这句话或许最能概括当前职场吸烟的微妙处境——它既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工具,更是一个难以回避的现实。

标签: 境界中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