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7日,全球烟草行业再度聚焦滤嘴技术的革新进展,尤其是在中国烟草市场,11元到15元的烟类产品成为技术升级的核心战场。据《烟草时报》记者今日从国家烟草专卖局获取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烟用滤嘴材料研发投入同比增长32%,其中生物基材料和高透气性滤嘴成为行业突破点。
在上海市烟草专卖局组织的“2025年滤嘴技术研讨会”上,中国烟草总公司技术研究院的张教授指出:“当前11元到15元的烟占据了全国卷烟市场的42%,这一价格区间的消费者对健康和口感的需求最为敏感,因此滤嘴技术的迭代速度必须加快。”记者在现场看到,多家烟草企业展示了采用纳米纤维技术的滤嘴样品,据称其能够有效降低焦油含量20%以上。
记者采访了北京某烟厂的工程师李明,他透露:“我们最近与清华大学合作开发的‘复合活性炭滤嘴’已经通过小批量试产,预计下个月将在‘红双喜’系列中应用。这种滤嘴在11元到15元的烟上使用后,消费者反馈烟雾中的杂气减少了35%。”
然而,并非所有技术升级都一帆风顺。根据《中国消费者报》最新调查,有22%的烟民表示,新滤嘴虽然降低了有害物质,但口感变得“过于清淡”。一位来自广东的消费者陈先生告诉记者:“我平时抽的是11元到15元的烟,新滤嘴的烟抽起来总觉得‘没劲儿’,可能需要适应期。”
与此同时,国际市场的滤嘴技术竞争也日趋激烈。美国《烟草工业周刊》报道,菲莫国际公司近日宣布投资5亿美元研发“智能滤嘴”,能够根据吸烟者的呼吸频率调整过滤强度。这一消息引发国内行业震动,国家烟草专卖局政策法规司的刘司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既要学习国际先进技术,也要立足国情,特别是要确保11元到15元的烟在技术升级后仍保持合理的价格区间。”
在监管层面,新修订的《烟草制品滤嘴技术规范》将于7月1日起实施,该规范首次明确要求所有卷烟滤嘴必须标注“过滤效率百分比”,违者将面临每批次10万元的罚款。北京市烟草质量监督站的王站长解释道:“这一规定将倒逼企业加速技术革新,尤其是对市场份额最大的11元到15元的烟来说,技术投入已经从‘可选项’变成了‘必选项’。”
记者走访了广州、成都、沈阳等多个城市的烟草专卖店,发现消费者对滤嘴技术的关注度显著提升。成都某烟酒店老板张女士告诉记者:“最近有顾客专门询问‘用了新滤嘴的利群多少钱’,虽然价格还是11元到15元的烟,但技术升级后销售量反而增长了15%。”
在技术路线选择上,行业呈现多元化趋势。云南中烟的“云烟”系列采用了“三段式滤嘴”,据称能分阶段过滤不同有害物质;而安徽中烟则主攻“薄荷醇缓释滤嘴”,特别针对11元到15元的烟中薄荷系列的产品。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专家评价:“目前滤嘴技术已经进入‘百花齐放’阶段,但如何平衡成本与效果,仍是11元到15元的烟面临的最大挑战。”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5年上半年全国卷烟销量同比增长3.2%,其中11元到15元的烟销量占比提升至44%,反映出技术升级后的市场接受度正在提高。但行业分析师指出,随着环保法规趋严,未来滤嘴材料的成本可能上涨,这可能对11元到15元的烟的价格体系造成压力。
在消费者教育方面,记者注意到多个品牌开始通过包装说明和扫码科普的方式,向烟民解释滤嘴技术的作用。一位上海消费者协会的专家表示:“技术升级不能仅停留在企业层面,消费者需要知道11元到15元的烟的新滤嘴到底‘好在哪里’,这样才能形成良性循环。”
当天,中国烟草学会在郑州召开了“2025滤嘴技术白皮书”发布会,汇总了全国30余家企业的技术成果。会议透露,预计到2026年,国内85%的卷烟产品将采用新型滤嘴,其中11元到15元的烟的技术覆盖率将率先达到90%以上。这一消息引发市场热议,有券商研报预测,相关滤嘴材料供应商的股价可能迎来新一轮上涨。
标签: 11元到15元的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