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30日,随着全国烟草市场进入传统销售旺季,原料行情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记者今日从中国烟草总公司了解到,2025年第二季度全国烟叶收购价格较一季度上涨3.2%,其中云南、贵州等主产区中上等烟叶均价达到每公斤42.5元,创下近五年新高。这一价格变动直接传导至成品烟市场,引发连锁反应。
在郑州金水路的烟草批发市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经销商向记者透露:“目前‘中华’品牌的小包装零售价已经普遍突破150元/包,一小箱中华烟是多少条?答案是50条,总价已接近7500元,部分高端渠道甚至达到7800元。”该经销商表示,原料成本上涨是主因,但市场监管部门近期加强的“两烟”价格监测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非正常涨价行为。
国家烟草专卖局今日发布的《2025年5月烟草市场运行分析报告》显示,受全球能源价格波动影响,2025年上半年烟丝加工企业综合成本同比增加7.8%,其中能源费用占比从去年的15%升至18.3%。记者在湖北襄阳市一家烟叶复烤厂看到,生产线上的蒸汽锅炉已全部更换为新型节能设备,但即便如此,每吨烟丝的能源成本仍上涨了120元。
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所长张伟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2025年气候异常导致北方烟区减产约5.3万吨,这是价格走高的直接推手。根据我们测算,今年黄淮海烟区的烟农亩均收益预计达到1.2万元,比去年增加18%。”他同时指出,新修订的《烟草专卖品质量监督管理办法》对烟叶农药残留标准提高了25%的要求,间接增加了初加工环节的成本。
在零售终端,上海徐家汇商圈的烟酒店经营者王女士向记者展示了她的进货账单:“昨天刚到的‘利群’品牌中支系列,批发价比上周涨了8元/条。一小箱中华烟是多少条?我们店进价是50条一箱,这次提价直接导致单箱利润减少200元。”王女士透露,部分消费者已开始转向价格相对稳定的“黄山”等区域性品牌。
市场监管总局价格监督检查司今日发布的典型案例显示,广东某大型烟草公司因“价格联动机制执行不力”,被处以罚款200万元。该司司长刘波强调:“《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明确,烟草企业不得超出成本涨幅3个百分点的合理区间调整零售价格。”这一表态引发市场对后续价格波动的担忧。
记者走访北京、上海、广州三地发现,消费者对原料行情的反应呈现两极分化。35岁的金融从业者陈先生表示:“虽然价格涨了,但‘中华’是我的固定消费选择,没办法。”而22岁的应届毕业生李同学则坦言:“现在开始考虑购买‘双喜’等价格更亲民的替代品。”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商品价格满意度调查》显示,烟草类商品满意度指数仅为59.2,创近三年新低。
国际方面,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今日发布声明称,中国烟草价格调整应与《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第8条要求保持一致。但业内专家认为,考虑到国内烟草税收结构(消费税占比达60%以上),价格波动更多反映的是财政政策导向。财政部税政司副司长孙国瑞在内部会议上曾提及:“烟草税改方案正在评估,但不会影响今年既定的财政目标。”
物流成本的上涨成为另一重压力。顺丰速运烟草专线负责人透露,2025年二季度单票运费上涨了0.8元,主要原因是燃油附加费上调和人力成本增加。在云南曲靖卷烟厂仓库,叉车司机老周算了一笔账:“现在一车烟叶从基地运到工厂,油费就要多花1200元,而这部分成本最终还是会算到烟价里。”
在监管层面,多地烟草专卖局今日启动“原料行情监测周”专项行动。浙江省烟草专卖局稽查总队队长赵明介绍:“我们将重点检查三类行为:一是跨区域调拨烟叶未报备;二是成品烟价格异常波动;三是烟叶收购过程中是否存在压级压价。”记者在杭州萧山检查站看到,执法人员正在对一批运往江苏的烟叶进行取样检测。
中国烟草经济信息中心发布的《2025年6月行业景气指数》显示,综合PMI为51.3%,较上月回落0.8个百分点。其中原材料价格指数达到62.5%,为各分项指数最高。中心研究员刘志强分析:“这表明上游压力正在向下游传导,预计7月将迎来新一轮价格调整窗口期。”
在消费者维权方面,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今日终审维持原判,认定某品牌因原料涨价后未在包装上标注价格变动日期构成欺诈。该案主审法官指出:“《产品质量法》要求价格变动应当有明确标识,这对整个行业都是警示。”
随着午间收盘,上海烟草交易中心电子交易大厅内,2025年三季度烟叶期货主力合约报收43.8元/公斤,较上午低开0.7%。一位交易员表示:“虽然原料价格高企,但市场需求依然旺盛,特别是高端产品线。”他补充道:“根据内部数据,‘一小箱中华烟是多少条’这个问题,最近一个月在行业内部通讯软件上被搜索了超过2000次,可见市场关注度之高。”
标签: 一小箱中华烟是多少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