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睛 红金龙多少一盒烟龄统计令人瞩目 一语中的

洪嘉琪 7

2025年6月30日,随着全国烟草行业“烟龄统计”专项调查的阶段性成果公布,我国吸烟人群结构、消费习惯及健康意识等数据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记者今日从国家烟草专卖局获悉,最新统计显示,我国18岁以上吸烟者平均烟龄已延长至27.3岁,较2020年上升1.8岁,其中30-45岁男性群体占比达42.6%,成为烟龄增长最快的年龄段。这一数据与近年来控烟政策收紧、健康理念普及的背景形成鲜明对比,引发业内专家与消费者热议。

在武汉某烟草专卖店里,记者看到“红金龙多少一盒”的询问声此起彼伏。店主李师傅坦言:“现在年轻人买烟越来越谨慎,但像红金龙(软包)这样的老牌子,价格稳定在15元左右一盒,依然有固定客群。”数据显示,红金龙、白沙等传统品牌在烟龄超过15年的老烟民中占有率仍超35%,而电子烟替代品在年轻群体中的渗透率则从2020年的12%升至23.7%,呈现“老烟民稳、新烟民变”的分化趋势。

中国控烟协会副会长胡鞍钢指出,烟龄延长与烟草企业营销策略调整密切相关。他引用市场监管总局最新报告称,2024年烟草广告中“怀旧情怀”“社交属性”等软性宣传占比增长18%,尤其针对40岁以上男性群体。“比如‘红金龙多少一盒’的讨论常被包装成‘老友记’话题,潜移默化巩固消费习惯。”与此同时,上海市卫健委发布的《2025年控烟效果评估》显示,上海地区吸烟者日均吸烟量虽下降至10.2支,但烟龄超过20年的“老烟枪”比例仍高达28.3%,凸显控烟“最后一公里”的难点。

记者在街头随机采访中,来自北京的42岁程序员张先生直言:“我抽红金龙(硬包)已经20年,每天两包,主要图个方便,现在一盒得18块,比前年涨了3块。”与他形成对比的是25岁的成都大学生小陈,他表示:“身边同学没人抽传统烟,电子烟‘悦刻’一盒150元,但‘提神不伤肺’的错觉让我们觉得‘值得’。”这种代际差异在烟草局数据中得到印证:18-25岁烟民中,首次吸烟年龄提前至16.4岁,但传统卷烟消费占比仅31.2%。

烟草市场行情方面,2025年第二季度全国卷烟销量环比下降3.7%,但高端产品(50元/包以上)销量逆势增长12.5%。云南中烟一位不愿具名的营销负责人透露:“‘云烟’系列的高端线通过‘非遗包装’等概念,成功将部分烟龄长的消费者从红金龙等平价品牌吸引过来。”不过,财政部发布的《2025年烟草税负调整方案》显示,年内计划对30元/包以上产品加征10%消费税,或进一步压缩高端市场空间。

法律合规层面,新修订的《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于6月1日起明确将“电子烟代工”纳入监管,深圳已有3家代工厂因无证生产被罚。律师协会知识产权部主任陈明表示:“这相当于从源头上限制电子烟与卷烟的灰色竞争,长远看会促使更多烟民回归传统渠道。”但与此同时,北京市消费者协会接到投诉显示,有消费者反映购买到标注“电子烟”实为“加热不燃烧卷烟”的产品,单价高达200元/盒,涉嫌违规跨类别销售。

在湖北襄阳市烟草局组织的“烟龄与健康管理”座谈上,当地疾控中心医生王磊展示了调查数据:“烟龄超过10年者,慢性阻塞性肺病发病率是普通人群的3.2倍,且每增加5年烟龄,风险系数上升0.7。”他呼吁将烟龄纳入医保个人账户风险评估,但与会烟民代表、47岁的货车司机刘师傅反驳道:“我抽红金龙(特醇)25年了,身体照样硬朗,关键看个人保养。”这种认知差异使得“控烟效果评估”的公众教育仍需深化。

国际对比方面,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报告指出,全球范围内烟龄超过30年的烟民比例最高的国家中,我国排名第七,但同期电子烟使用率增速位列第二。新加坡国立大学烟草研究学者林永健分析:“当传统烟草因价格和健康宣传被部分限制时,新型尼古丁载体的渗透往往填补空白,形成‘此消彼长’的怪圈。”他建议我国可借鉴泰国经验,将所有含尼古丁产品统一纳入“健康警示包装”体系。

截至发稿时,国家烟草专卖局表示将结合此次烟龄统计结果,制定更精细化的区域控烟方案。在广东广州,越秀区率先试点“烟龄积分制”——吸烟者每减少一年烟龄可获得社区健康服务积分,但一位参与试点的烟民告诉记者:“积分换的体检券不如直接降点‘红金龙多少一盒’的价格实在。”这种朴素的诉求,或许正是未来烟草治理需要平衡的复杂命题。

标签: 红金龙多少一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