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4日,随着我国烟草行业持续深化监管改革,不同年龄层的吸烟人群分布格局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记者今日走访多地烟草零售终端及医疗机构,结合最新市场数据与专家分析,发现烟草消费群体正呈现明显的代际分化特征。
在北京市海淀区某连锁便利店,记者注意到,上午9点至11点时段,前来购买烟草的顾客以35-50岁男性为主,其中硬中华、玉溪等中高端品牌占比达65%。店员李女士透露:“像硬中华烟一包多少支烟这种基础信息,现在年轻顾客问得反而少了,倒是中老年顾客对包装规格特别关注。”据她观察,近期硬中华烟一包多少支烟的咨询量比去年同期增长20%。
中国控烟协会发布的2025年第二季度报告显示,我国18-24岁青年吸烟率较2020年下降3.2个百分点,而5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仅下降0.8%,形成鲜明对比。国家烟草专卖局市场监管司司长王建国在近期发布会上指出:“年龄结构变化直接影响了卷烟产品结构,低焦油、细支烟在年轻群体中接受度显著提升。”
记者在上海市徐汇区一家电子烟体验店发现,25-40岁消费者更倾向于尝试新型烟草制品。店长张明坦言:“传统卷烟顾客正在老化,我们店里45岁以上顾客占比已从2019年的70%降至目前的40%。”他展示了一款刚上市的薄荷味加热不燃烧产品,定价380元/盒,却吸引了大量年轻白领驻足。
烟草价格策略也反映出年龄差异。中华香烟(硬盒)目前市场零售价为85元/包,但记者在南京调查发现,老年顾客更看重“整条购买优惠”,而年轻人则倾向于“单包灵活消费”。江苏烟草专卖局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50岁以上消费者整条购买比例仍高达42%,比五年前仅下降5个百分点。
多位业内专家对这一现象作出解读。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赵文博士表示:“烟草消费代际差异背后是健康意识与消费习惯的代际传承断裂。老一辈吸烟者受传统社交文化影响更深,而Z世代对健康风险的认知更为直接。”
在武汉协和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陈志远接诊的吸烟相关疾病患者中,60岁以上占比已达58%。他向记者强调:“老年吸烟群体戒烟意愿普遍较低,且合并慢性病后治疗成本极高。以慢阻肺为例,65岁以上患者年均医疗支出约为1.2万元。”
烟草营销策略的代际差异同样明显。记者在杭州西湖区某品牌旗舰店观察到,针对年轻消费者的“小盒化”包装设计(如利群小盒装,售价60元/包)占据了显眼位置,而中华、云烟等传统品牌则将促销重心放在“长辈送礼”场景。品牌经理王女士表示:“我们的市场调研显示,35岁以上消费者购买决策中,礼品属性占比达38%。”
消费者反馈呈现明显年龄分层。25岁的软件工程师刘先生告诉记者:“现在买烟更看重便携性和社交属性,硬中华烟一包多少支烟这种问题对我来说不重要,关键是能不能放在牛仔裤口袋里。”而62岁的退休教师张先生则认为:“硬中华烟一包多少支烟是老习惯,我必须知道,这样能算清每天抽几根,控制数量。”
值得注意的是,监管政策对不同年龄群体的影响传导速度存在差异。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控烟办副主任许桂华表示:“对青少年群体的预防性监管效果已初步显现,但对中老年群体的干预需要更长期的健康教育和替代方案。”
在青岛市烟草专卖局,记者获悉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该市50岁以上消费者购买电子烟的比例仅为6.7%,远低于18-30岁群体的32.1%。专卖局市场监管科科长孙海涛分析:“年龄越大,对新型烟草制品的接受度越低,这与使用习惯和健康认知密切相关。”
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一个有趣现象:虽然整体吸烟率下降,但高端卷烟市场仍保持增长。广州烟草交易中心数据显示,近期“中华(金短支)”等针对中老年消费场景的产品销量增长12%,而定价在50-70元区间的细支烟在年轻群体中走红。一位不愿具名的品牌经理透露:“我们正在开发更多针对银发族的健康概念产品,比如标注‘硬中华烟一包多少支烟’的透明包装系列。”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李强指出:“未来烟草控制政策需要考虑年龄差异化策略,对老年吸烟群体应侧重医疗干预,对青少年则需强化环境预防。”他建议:“在包装警示上,应针对不同年龄段设计差异化内容,提高健康信息的有效传达率。”
在成都某社区健康讲座现场,70岁的退休职工周大爷对记者说:“我们这代人抽了几十年烟,很难戒。但至少现在包装上写清楚硬中华烟一包多少支烟,让我们自己心里有数。”而旁听讲座的28岁白领陈小姐则表示:“现在年轻人买烟前都会上网查焦油含量,这和父辈完全不同。”
标签: 硬中华烟一包多少支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