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古抽过的60年代的香烟还能抽吗价格波动较大起伏不定

卢晓萱 7

2025年7月7日,全国烟草市场再次迎来价格波动,引发行业内外广泛关注。据记者走访多家烟草专卖店和零售点发现,部分品牌香烟价格出现明显调整,其中“中华”牌香烟批发价上调至每条750元,较上月上涨5元;而“红塔山”经典系列则维持450元不变,但“利群”新版价格下调至320元,引发市场猜测。

烟草行业专家李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当前价格波动主要受原材料成本和税收政策双重影响。根据最新《烟草行业税收调整报告》,2025年第二季度起,部分省份烟草消费税上调2个百分点,直接导致终端价格承压。”他同时提到,近期云南、贵州等地烟叶减产传闻加剧了市场对供应紧张的担忧,但国家烟草专卖局尚未正式发布相关通知。

记者在北京市海淀区一家连锁便利店采访时,店主张女士无奈地展示着刚收到的调价通知:“昨天刚贴上新价签,今天又来调整,这已经是今年第三次涨价了。顾客反应很激烈,尤其是对‘中华’这种高端烟,有些老顾客直接说‘买不起了’。”

在消费者层面,多位烟民表达了不同看法。45岁的出租车司机王师傅抽了一辈子烟,他边掏出打火机边说:“抽过的60年代的香烟还能抽吗?现在的烟味道跟以前差远了,价格倒涨了不少。我以前一包‘大前门’才几毛钱,现在得20多。”而30岁的程序员小李则认为:“价格涨点无所谓,关键是别老换包装涨价,内容不变就行。”

烟草法律合规专家陈律师指出,此次价格调整需关注《2025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第十七条关于“禁止利用价格差异进行区域垄断”的规定。他提醒零售商:“虽然价格波动正常,但若发现某品牌在特定区域价格异常高于周边,应及时向当地烟草专卖局举报。”

行业市场行情方面,记者获取的内部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烟草销量同比下降3.2%,但高端烟市场份额增长12%。某品牌市场总监透露:“消费者正在向‘少抽好抽’方向转变,我们观察到‘软中华’销量虽降但利润率提升明显。”

值得关注的是,在价格波动背景下,二手烟控制政策也在加码。北京市卫健委最新发布的《公共场所控烟条例》实施细则显示,7月15日起将对电子烟同样适用“室内全面禁烟”规定。这被市场解读为可能进一步压缩烟草消费空间。

在历史维度上,有资深烟民提出“抽过的60年代的香烟还能抽吗”的疑问。中国烟草博物馆研究员赵教授回应称:“60年代香烟包装简陋但配方独特,部分含有较高焦油量,不建议继续使用。现代香烟虽价格高,但经过减害工艺改良,安全性有一定提升。”

国际对比方面,记者查阅了《2025全球烟草价格指数》,发现我国平均每包香烟价格(25元)仍低于英国(12英镑)、加拿大(13加元),但高于印度(150卢比)。有外贸从业者透露,近期通过跨境电商流入的“万宝路”价格仅为国内同款的三分之二,引发监管担忧。

国家烟草专卖局政策研究室今日下午召开内部通气会,虽未直接回应价格波动问题,但强调将“持续优化市场调控机制,确保价格平稳过渡”。一位参会人士透露:“下个月可能出台新的区域价格指导政策,预计会对目前涨幅过快的地区进行干预。”

在零售终端,部分商家已开始采取应对措施。上海一家烟酒店老板表示:“我们推出了会员积分兑换活动,用积分可抵扣部分价格。虽然利润受影响,但能留住老客户。”而广州某连锁超市则直接取消了部分高价烟的货架陈列,转而增加进口雪茄占比。

消费者心理层面,记者观察到年轻群体对价格敏感度更高。90后大学生小陈表示:“现在抽‘七匹狼’都要考虑再三,有时候宁愿买电子烟。抽过的60年代的香烟还能抽吗?这个问题对我们来说意义不大,关键是现在抽得起的烟越来越少。”

针对行业未来走向,多家券商发布研报指出,2025年下半年烟草市场将呈现“总量平稳、结构优化”特征。中信证券预测,低焦油、草本混合型香烟可能成为价格波动下的新增长点,但短期内仍需应对“涨价潮”带来的消费抑制效应。

截至发稿时,记者在多个社交平台发现“烟草价格监控”话题阅读量突破千万。网友“老烟枪”的留言颇具代表性:“价格涨了,税也多了,但烟民还是那么多。抽过的60年代的香烟还能抽吗?我不知道,我只知道现在的烟,抽着越来越贵了。”

标签: 抽过的60年代的香烟还能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