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5日,随着全国烟草市场进入年中调整期,各省市烟草专卖局最新发布的行业规范成为市场焦点。记者今日走访多家烟草批发市场及零售终端发现,尽管《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修订后的细则已落地半年,但“白沙和天下批发进货”依然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而市场监管部门对电子支付环节的监管力度进一步升级。
据国家烟草专卖局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卷烟市场销售额同比增长3.2%,其中高端产品占比提升至28.7%。记者在长沙卷烟厂物流中心看到,工作人员正在对一批即将发往华北地区的“白沙和天下”产品进行扫码赋码,负责人王经理告诉记者:“按照新规,所有批发环节必须实现‘一物一码’全程追溯,我们每天处理近万箱货物,但系统容错率降至零。”
在北京市朝阳区某烟草专卖店,店主李女士向记者展示了她的最新进货单,其中“白沙和天下批发进货”金额占总进货额的43%。“现在批发价是每条1080元,比去年同期涨了30元,”李女士边说边展示店内新安装的智能监管屏,“市局要求我们实时上传销售数据,一旦出现异常波动,系统会自动预警。”
中国烟草学会市场研究部主任张明远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修订后,行业合规成本确实有所增加,但市场秩序明显改善。特别是对‘白沙和天下批发进货’这类热销产品,新的追溯体系有效遏制了假冒伪劣产品流通。”
然而,消费者对价格调整反应不一。在北京某写字楼工作的陈先生告诉记者:“我平时抽‘白沙和天下’,现在一条要1150元,比年初又涨了70元,但没办法,开会应酬还是得备着。”相比之下,来自郑州的烟民刘女士则表示:“现在网上能买到980元的‘和天下’,虽然明知违法,但确实便宜不少。”
记者注意到,在河南郑州某批发市场,虽然明面上禁止“白沙和天下批发进货”,但仍有商家通过“分单出货”的方式规避监管。“我们拆成两条两条卖,单笔不超过5000元就不算违法批发,”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商家坦言,但随后迅速挂断了电话。
国家烟草专卖局法规司最新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市场监管报告》显示,全国共查处非法经营案件1.8万起,查获假冒伪劣卷烟3.2亿支,其中通过电商平台非法销售占比达41%。北京市烟草专卖局执法大队队长赵磊告诉记者:“现在执法重点已转向支付环节,我们与银联、支付宝等平台建立了实时监控机制,一旦发现大额异常交易,立即介入。”
在上海市黄浦区,记者看到一家新开张的“智慧烟草店”内,消费者需通过身份证识别和人脸认证才能购买“白沙和天下批发进货”相关产品。“这符合新规要求,18岁以下禁止购买,同时限制单日购买量不超过2条,”店长解释道。店内还设置了电子烟展示区,但所有电子烟产品均标注“禁止销售”字样。
烟草行业分析师王思远指出:“从市场角度看,‘白沙和天下批发进货’的持续热销反映了高端消费需求的韧性,但合规成本上升可能导致部分渠道利润压缩。预计下半年,随着电子追溯系统全面覆盖,市场将进一步规范化。”
在广东深圳,记者走访发现,当地烟草零售终端普遍安装了最新的“雪亮工程”监控系统,所有交易过程被实时记录。“现在顾客扫码支付后,系统会自动识别购买数量,超过限额会立即报警,”一家连锁便利店店长表示。当地烟草局工作人员补充道:“根据新规,所有‘白沙和天下批发进货’记录必须保存5年以上,备查。”
值得关注的是,国际烟草巨头菲莫国际中国区负责人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烟草市场的规范化程度全球领先,特别是电子追溯系统,为打击非法贸易提供了有力工具。”这一表态被解读为跨国烟草企业对中国监管体系的认可。
在武汉白沙洲市场,记者看到一批即将发往湖北各地的“白沙和天下”产品正在装车。“现在每件产品都要经过三次扫码,出厂、入库、出库各一次,”物流公司经理透露,“虽然手续繁琐,但确实杜绝了串货现象。”
随着“七一”临近,多地烟草公司启动了“限量供应”政策。南京市烟草专卖局发布通知称,6月15日至7月1日期间,高端产品每日投放量减少30%。“这是为了防止突击囤货行为,确保市场平稳运行,”市局市场科负责人解释道。
记者在多地采访发现,尽管监管趋严,但“白沙和天下批发进货”的渠道依然活跃。在山东济南,一家烟酒店老板坦言:“现在正规渠道进货需要提前一周预约,但总有办法通过特殊关系拿到货。”这种“灰色地带”的存在,使得烟草市场监管仍面临挑战。
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研究中心李教授指出:“《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修订的核心在于强化全链条追溯,但法律执行仍需解决地方保护主义问题。特别是对‘白沙和天下批发进货’这类跨区域流通产品,需要建立更有效的区域协同监管机制。”
标签: 白沙和天下批发进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