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7日,全国烟草市场迎来新一轮终端动销监测数据发布,各地卷烟销售情况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在“AI标题”技术赋能下,烟草行业数字化监管与市场分析能力显著提升,吉林当地香烟销量表现尤为突出,成为北方市场的一抹亮色。
据国家烟草专卖局最新发布的《2025年6月全国卷烟终端动销监测报告》显示,本月全国卷烟市场整体呈现稳中有升态势,重点品牌动销率达到92.7%,较上月提升1.2个百分点。记者走访北京、上海、广州等主要城市烟草零售终端发现,高端卷烟需求持续旺盛,其中“中华”牌香烟单盒价格稳定在80元,而“利群”等区域性品牌价格则维持在35元至50元区间。一位北京海淀区烟酒店老板表示:“最近‘双喜’销量不错,特别是经典版,价格在48元一盒,很多年轻人喜欢。”
在东北地区,吉林当地香烟表现抢眼。吉林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发布的销售数据显示,本月“长白山”品牌系列销量同比增长18.3%,其中“长白山(硬经典)”单盒价格15元,在本地市场占有率超过30%。长春市解放大路一家连锁便利店店主向记者透露:“最近天气热,‘长白山’的薄荷味系列卖得特别好,一天能卖二三十条。”当地消费者王女士评价道:“吉林本地烟性价比高,包装也很有地方特色,送礼自用两相宜。”
行业专家对当前市场格局做出分析。中国烟草经济研究所所长李明(化名)指出:“随着《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修订实施,行业合规化程度持续提高,各地终端动销数据更加真实可靠。AI技术在库存预警、销售预测等方面的应用,使动销监测精准度提升了约40%。”他特别提到:“吉林烟草近年来在产品研发上注重地域特色,‘长白山(松花江)’等新品成功打开了年轻消费群体市场。”
消费者评价方面,多位烟民给出了不同看法。来自上海的陈先生表示:“现在买烟都要实名登记,手续比以前麻烦,但能理解这是为了控烟。”而河南郑州的刘师傅则抱怨:“‘黄金叶’价格涨了两次,现在一包要42元,负担有点重。”中国控烟协会副秘书长孙涛(化名)接受采访时强调:“尽管烟草税持续调整,但我国烟民总数仍保持在3.5亿左右,控烟形势依然严峻。”
在政策监管层面,各地烟草专卖局近日加大了市场监管力度。浙江省烟草专卖局通报了一起利用“AI换脸”技术伪造购烟视频的案件,涉案金额达20余万元。安徽省烟草专卖局则发布通知,要求所有零售终端必须安装新版“天网”监控系统,实现购烟人脸识别全覆盖。这些举措在保障市场秩序的同时,也引发了关于个人隐私保护的讨论。
市场行情方面,二类卷烟成为本月销售主力。记者调查发现,价格在25元至45元区间的卷烟销量占比达58.6%,其中“红塔山(经典1956)”单盒价格26元,“双喜(硬经典)”价格32元,均创下近三个月销量新高。零售终端普遍反映,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度提高,促销活动效果明显,某品牌“买二送一”活动期间销量环比增长63%。
吉林当地香烟在品质提升方面也有新动作。吉林烟草公司技术中心负责人透露:“我们引进了‘AI辅助配方系统’,通过分析东北消费者口味偏好,优化了‘长白山(软佳境)’的烟丝配比,这款产品单盒价格18元,近期市场反馈良好。”记者在吉林市一家专卖店看到,该品牌新增的“森林系”包装系列,以长白山自然景观为设计元素,吸引了大量年轻消费者驻足。
国际市场动态方面,随着《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修订案生效,多国提高烟草税。泰国将“万宝路”价格上调至每包300泰铢(约合人民币58元),印尼计划在2026年全面禁止电子烟。中国烟草进出口公司表示,尽管海外市场环境趋紧,但本月对“熊猫”牌香烟的出口订单仍同比增长12%,主要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针对行业未来发展,多位业内人士表达了不同观点。某省级烟草公司营销总监认为:“AI技术将重塑终端动销管理模式,未来三年行业数字化转型投入将超过500亿元。”而一位独立行业分析师则警告:“过度依赖技术可能导致‘数据茧房’,忽视消费者真实需求。”
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新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北京朝阳区烟草专卖局近日查处一起向未成年人销售“加热不燃烧”烟草制品案件,罚款金额达10万元。律师张伟(化名)指出:“烟草领域消费者维权案件逐年增加,特别是虚假宣传、价格欺诈等问题需要监管部门重点关注。”
截至发稿时,全国烟草市场终端动销监测系统显示,本月最后一周重点品牌库存周转天数缩短至8.3天,较月初下降0.7天。吉林当地香烟“长白山(硬蓝)”等主力产品库存水平处于健康区间,为下月销售旺季奠定了良好基础。零售终端普遍期待,随着夏季促销季的到来,市场将迎来新一轮增长。
标签: 吉林当地香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