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大象的香烟成节日消费新宠,炙手可热。

周诗涵 10

2025年7月1日,正值“七一”建党节假期,烟草行业迎来了传统节日消费旺季。记者今日走访北京、上海、广州等主要城市的烟草专卖店及便利店发现,尽管近年来控烟政策持续收紧,但节日消费场景下的烟草销售依然呈现“量价齐升”态势。特别是“大象的香烟”这一经典品牌,凭借其独特的包装设计和稳定的品质,在节日期间再次成为消费者追捧的对象。

根据中国烟草总公司发布的最新市场数据,2025年第二季度烟草行业整体销售额同比增长5.2%,其中节日消费贡献了约18%的增长动力。记者在北京朝阳区一家烟草专卖店看到,店内“大象的香烟”专柜前排起了长队,销售人员表示:“今天上午已经卖出超过200条,是平时的三倍。”该品牌一包软包香烟价格为55元,硬包则为60元,价格虽高于普通品牌,但并未影响消费者的购买热情。

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采访时指出,节日消费已成为烟草行业的重要增长点。某省级烟草公司市场分析师透露:“‘七一’、国庆、春节等重大节日前后,烟草销量通常会出现20%以上的短期飙升,这与消费者的送礼需求密切相关。”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电子烟和新型烟草产品近年来迅速崛起,但在传统节日期间,实体香烟依然占据主导地位。记者在上海一家便利店采访时,一位正在购买“大象的香烟”的消费者表示:“电子烟虽然方便,但送礼还是得选传统香烟,显得更有诚意。”

然而,在消费热潮背后,烟草行业的合规压力也在持续加大。2025年6月,国家烟草专卖局发布新修订的《烟草专卖许可证管理办法》,进一步收紧了对零售终端的管理要求。记者走访中发现,尽管政策趋严,但部分商家仍存在“打擦边球”现象。例如,有便利店将香烟陈列在显眼位置,违反了“不得在店外展示烟草制品”的规定。北京市烟草专卖局执法人员表示:“节日期间我们将加大巡查力度,对违规行为处以最高5万元的罚款。”

在消费者群体中,对烟草消费的态度呈现两极分化。记者随机采访的10位烟民中,6人表示“节日送礼是刚需”,其中一位姓张的消费者坦言:“给领导送礼,‘大象的香烟’是必备的,价格虽然贵点,但品质有保障。”而另外4人则对烟草消费持谨慎态度,一位姓李的年轻消费者说:“现在健康意识越来越强,身边不少朋友已经开始戒烟,我个人也会尽量减少吸烟频率。”

烟草相关法律专家对节日期间烟草消费的合规性提出了专业解读。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王明远指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第十六条规定,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通过礼品、促销等名义变相销售烟草制品。节日期间商家应特别注意这一点。”他同时提醒消费者:“购买烟草时应选择正规渠道,避免购买来路不明的产品,以免触犯法律。”

在市场行情方面,2025年烟草行业呈现出“高端化”趋势。记者发现,价格在70元以上的中高端香烟销量同比增长12%,而低于40元的低端产品销量则下降了8%。某烟草品牌市场总监透露:“消费者越来越注重品质和品牌价值,尤其是在节日期间,高端香烟的送礼属性使其成为热销产品。”与此同时,行业内的价格竞争依然激烈,有品牌为了抢占市场份额,推出了“买二送一”等促销活动,但这类行为已被多地烟草专卖局明令禁止。

“大象的香烟”品牌方在节日期间也加大了市场推广力度。该品牌公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我们针对建党节特别推出了限量版包装,同时联合多家电商平台开展‘买赠’活动,目前线上订单已突破10万单。”但与此同时,该品牌也面临假冒伪劣产品的困扰。一位姓陈的消费者投诉称:“在淘宝上买了一包‘大象的香烟’,抽起来味道不对,后来发现是假货。”品牌方表示,将加强防伪技术,并在包装上增加二维码溯源系统。

在行业监管层面,多地烟草专卖局在节日期间启动了“雷霆行动”,重点打击非法渠道购销烟草行为。广州市烟草专卖局数据显示,6月25日至7月1日,全市共查处无证经营案件32起,没收非法卷烟约2.3万条。一位参与行动的执法人员告诉记者:“节日期间是打击烟草违法行为的重点时段,我们将与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联合执法,确保市场秩序。”

面对节日消费热潮,业内专家建议消费者理性购买。中国控烟协会秘书长郝运表示:“虽然节日送礼是传统习俗,但烟草危害不容忽视。建议消费者优先考虑健康礼品,如茶叶、坚果等。”而烟草行业分析师则认为:“在政策允许范围内,烟草企业应通过创新产品和服务满足消费者需求,而不是单纯依赖节日促销。”

记者在调查中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尽管“大象的香烟”在实体店销量火爆,但其线上渠道的销售额却出现了下滑。某电商平台负责人解释:“由于烟草电商受严格限制,消费者更倾向于线下购买,但长期来看,合规的线上销售渠道仍有发展空间。”

标签: 大象的香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