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6月28日,随着全球控烟政策的持续收紧,烟草行业在社交吸烟这一细分领域再次引发热议。据《烟草时报》记者调查,尽管各国对公共场所吸烟的限制愈发严格,但社交吸烟市场仍保持着旺盛的需求。特别是在中国,贵烟、白沙等品牌通过创新营销策略,成功将社交吸烟与品牌文化深度绑定,成为行业内的“隐形冠军”。
当天,记者走访了北京三里屯一家高端酒吧,发现尽管室内吸烟已被全面禁止,但户外吸烟区却人头攒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消费者表示:“社交场合的烟,就像酒一样,是社交礼仪的一部分。”他抽的是贵烟黑盒,价格约120元一包,他认为这种高价烟更能体现身份和品味。
烟草行业专家李明在接受采访时指出:“社交吸烟的核心在于‘场景’和‘仪式感’。品牌需要通过包装、口感和营销活动,让消费者在特定场景下产生依赖。”他举例说,贵烟黑盒近年来推出的“社交礼盒”系列,将烟与茶、酒、茶叶等元素结合,成为商务宴请的标配。
然而,监管层面并未放松对社交吸烟的管控。根据2025年最新修订的《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任何形式的烟草促销活动都被禁止,包括社交场合的免费派发。记者注意到,多家酒吧已取消之前的“免费试抽”活动,转而通过会员制等方式变相推广。
在市场行情方面,社交吸烟品牌的价格普遍高于普通香烟。贵烟黑盒、白沙金砂等高端产品价格普遍在100元/包以上,而普通香烟均价仅为20-30元/包。一位烟民表示:“贵烟黑盒的口感确实不错,但价格太高,一个月抽两包就够喝一瓶好酒了。”
记者采访了多位烟民,发现社交吸烟群体呈现出明显的分层现象。30-50岁的商务人士更倾向于选择贵烟黑盒、红塔山等高价品牌,而年轻群体则更偏爱价格适中、包装时尚的短支香烟。一位90后消费者说:“社交场合抽太贵的烟,反而显得刻意,我们更看重品牌调性和社交属性。”
烟草行业内部也存在争议。有业内人士透露,社交吸烟市场的增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礼品市场”的支撑。贵烟黑盒等品牌通过高端礼盒设计,将香烟包装成“伴手礼”,绕开了部分监管限制。但这一做法也引发了关于“变相促销”的质疑。
与此同时,国际品牌也在加码社交吸烟市场。菲利普·莫里斯国际公司(PMI)近日推出了一款“社交电子烟”,主打“无烟社交”概念,试图在社交场合替代传统香烟。该公司市场总监表示:“未来社交吸烟将向更健康、更便捷的方向发展。”
在法律合规方面,多位律师提醒,社交吸烟场所需严格遵守《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即使是在户外吸烟区,也需设置明确标识并控制吸烟人数。北京市烟草专卖局近日通报了一起酒吧因违规向未成年人售烟被处罚的案例,罚款金额高达5万元。
业内专家王教授指出:“社交吸烟的本质是‘社交货币’,品牌需要通过持续创新来维持消费者的忠诚度。”他建议,烟草企业应加强合规管理,避免踩踏监管红线。例如,贵烟黑盒虽然市场反响良好,但其“限量版”营销策略可能涉嫌虚假宣传。
当天,记者还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社交吸烟的“性别差异”正在缩小。以往社交场合中,男性吸烟者占据主导,但如今女性消费者对高端香烟的兴趣日益增长。一位女性消费者表示:“贵烟黑盒的包装设计很符合我的审美,和朋友聚会时抽一支,感觉更有格调。”
在消费者评价方面,社交媒体上的讨论也颇具看点。某社交平台上,“贵烟黑盒”话题下有超过10万条评论,其中不乏“社交必备”“送礼首选”等评价。但也有消费者吐槽:“价格虚高,口感和50元的香烟没太大区别。”
随着“无烟社会”理念的普及,社交吸烟的未来走向备受关注。有观点认为,社交吸烟可能逐渐演变为“小众文化”,成为特定圈层的专属行为。而烟草企业则需要通过产品创新、场景营销等方式,应对这一趋势。
回到贵烟黑盒,这款产品在2025年6月28日的市场表现依然抢眼。据零售商反馈,当天贵烟黑盒的销量环比增长15%,其中商务宴请和节日送礼是主要场景。一位经销商坦言:“社交吸烟市场虽然小众,但利润空间巨大,关键在于如何精准把握消费者心理。”
标签: 贵烟 黑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