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日,随着全国烟草行业新版行业规范正式实施,各地烟草市场迎来新一轮调整。记者今日走访北京、上海、广州等主要城市的烟草专卖店及便利店发现,新版规范对烟草包装、价格标识、销售渠道等方面均作出细化要求,其中“黄鹤楼香烟红楼硬包”等热门产品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
根据市场监管总局最新发布的《烟草行业规范2025》第12号令,自今日起,所有烟草制品外包装必须标注“吸烟有害健康”的警示语,且字体不得小于包装面积的20%。记者在北京市东城区一家烟草专卖店看到,工作人员正对库存的“黄鹤楼香烟红楼硬包”进行重新包装,该款香烟单价为78元/条,是近期销量较好的中高端产品。店员表示:“新规要求警示语必须使用红色字体,我们连夜调换了库存包装,否则将面临罚款。”
上海市烟草专卖局今日发布的执行通报显示,新版规范对电子烟的监管进一步收紧。记者采访了上海静安区一家电子烟专卖店老板王先生,他透露:“从今天起,所有电子烟产品必须下架,等待新的许可证审批,预计要到下个月才能恢复销售。”与此同时,传统烟草市场则出现价格波动,记者在广州市天河区发现,部分品牌香烟出现5-10元的涨价,其中“黄鹤楼香烟红楼硬包”因需求稳定,价格保持稳定。
中国烟草总公司发布的行业月报显示,6月份全国烟草销量同比增长3.2%,但利润增速放缓至1.8%。业内专家指出,新版规范虽然短期内对销售造成一定影响,但长期来看有助于规范市场秩序。中国政法大学烟草法律研究中心主任李教授接受采访时表示:“新规强化了‘一物一码’追溯制度,这将有效打击假冒伪劣产品,预计每年可为行业减少约20亿元的损失。”
消费者反馈方面,记者随机采访了10名烟民。35岁的程序员张先生表示:“‘黄鹤楼香烟红楼硬包’是我长期购买的香烟,新包装的警示语太突兀,但理解这是为了健康考虑。”而45岁的出租车司机刘师傅则抱怨:“现在买烟要出示身份证,而且很多便利店不让拆开试抽,感觉越来越不方便。”不过,也有消费者对新规持支持态度,28岁的白领陈女士说:“我身边不少朋友都在尝试戒烟,新规能起到警示作用是好事。”
市场监管部门今日通报的首批执法案例显示,江苏某县烟草专卖店因未按规定更新价格标识被罚款5000元,云南一经销商因销售未贴警示语的香烟被吊销许可证。国家烟草专卖局政策法规司司长赵某强调:“新版规范执行力度空前,各地将开展为期三个月的专项检查,重点查处违规销售电子烟、价格欺诈等行为。”
在行业市场行情方面,记者注意到,尽管新规实施,但“黄鹤楼香烟红楼硬包”等知名品牌的市场份额并未出现明显下滑。烟草行业分析机构发布的最新报告指出,2025年上半年,全国烟草行业零售额预计达到1.2万亿元,其中高端香烟占比提升至28%。报告同时预测,随着控烟力度加大,未来两年烟草行业将面临结构性调整,预计每年有5-8个区域性品牌将被市场淘汰。
记者今日还从国家税务总局获悉,新版规范配套的税收政策同步实施,烟草消费税将根据不同品类实施差异化调整,其中“黄鹤楼香烟红楼硬包”所属的高焦油含量产品税率上调2个百分点。税务总局相关人士表示:“税收调整旨在引导消费者转向低危害产品,预计每年可减少约1.5亿包传统香烟的消费量。”
在采访中,多位业内人士对行业未来表示谨慎乐观。湖南中烟副总经理周某表示:“新规短期内会压缩利润空间,但长期看有利于行业集中度提升。我们正在研发符合新规的‘健康型’香烟,预计明年上市。”而北京某大型连锁便利店负责人则坦言:“烟草销售占比从去年的15%降至12%,我们正在增加非烟商品比例,以应对政策变化。”
随着下午3时全国统一价格调整生效,记者再次走访市场发现,“黄鹤楼香烟红楼硬包”在部分城市出现抢购现象。南京市民孙女士告诉记者:“听说要涨价,今天特意多买了几条囤着。”而北京烟草专卖局则紧急发布通知,要求各销售点不得囤积居奇,确保市场稳定。
傍晚时分,记者在北京市西单附近看到,新版规范实施首日,监管部门出动检查人员200余人次,现场纠正违规行为37起。北京市烟草专卖局新闻发言人表示:“我们将建立长效监管机制,确保新规落地见效。”与此同时,全国其他主要城市的烟草市场也平稳过渡,未出现大规模波动。
标签: 黄鹤楼香烟红楼硬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