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7日,全国烟草行业迎来新一轮市场动态调整,各地烟草专卖店、便利店及线上购买渠道的购烟行为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据记者走访发现,尽管国家烟草专卖局持续加强市场监管,但消费者在购买渠道的选择上仍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尤其是“花夹着香烟”这一颇具争议的消费场景,引发了行业与公众的广泛讨论。
上午9时,北京朝阳区一家烟草专卖店内,顾客李先生正在挑选香烟。他告诉记者:“现在买烟越来越规范了,但有时候还是得排队。尤其是像‘中华’、‘玉溪’这些热门品牌,价格虽然涨了,但需求量一直很高。”他边说边从口袋里掏出一朵鲜花,小心翼翼地夹在香烟盒中,这一举动让在场的工作人员不禁多看了几眼。记者了解到,李先生此举是为了避免在公共场合吸烟时受到他人反感,试图用鲜花“中和”香烟带来的负面印象。这一“花夹着香烟”的细节,折射出烟民在合规与个人习惯之间的微妙平衡。
据中国烟草总公司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烟草销量同比增长3.2%,其中线上渠道占比首次突破15%。国家烟草专卖局市场监管司负责人表示:“我们鼓励消费者通过正规渠道购买香烟,但同时也发现,部分消费者仍存在侥幸心理,试图通过非正规渠道获取低价香烟。”该负责人特别提到,近期查获的一批走私香烟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通过社交媒体私下交易,价格比正规渠道低30%至40%。
在广东深圳,记者发现一家连锁便利店因违规销售香烟被当地烟草专卖局罚款5万元。该店负责人解释称,由于部分顾客坚持要求购买“散装烟”,而便利店为了留住客源,便在监管盲区下违规操作。广东烟草专卖局执法人员在采访中表示:“散装烟的销售是明令禁止的,这不仅违反《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还可能助长假冒伪劣产品的流通。”
与此同时,烟草行业的市场行情也出现新变化。记者走访上海多家烟草专卖店时发现,部分高端香烟如“黄山(红方印)”的零售价已从去年的100元/包上涨至105元/包,而“利群(新版)”则维持75元/包不变。一位烟民王女士坦言:“价格涨了,但质量没变,还能接受。不过最近看到新闻说,以后电子烟可能和传统香烟一样严格管控,心里有点担心。”
针对电子烟与传统香烟的监管差异,北京某律师事务所的陈律师指出:“《电子烟管理办法》自2022年实施以来,对电子烟的生产、销售、广告等环节进行了全面规范,但传统香烟的监管仍存在部分漏洞。例如,部分烟民利用‘花夹着香烟’等方式规避禁烟令,法律上难以界定其性质。”他建议,未来应进一步细化公共场所吸烟的处罚标准,同时加强对购买渠道的追溯管理。
在消费者评价方面,多位烟民对当前购买渠道的便利性提出了不同看法。张先生表示:“现在很多小区附近都有烟草专卖店,买烟很方便,但价格确实有点高。”而刘女士则认为:“线上购买虽然便宜,但担心假货,还是去实体店买放心。”值得注意的是,有消费者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花夹着香烟”的图片,称这是“一种生活态度”,这一观点引发了网友的激烈争论。
业内专家分析,随着《“十四五”烟草行业发展规划》的深入实施,烟草行业的合规化、数字化趋势将更加明显。中国烟草学会的一位研究员透露:“未来三年,行业将重点推进电子追溯系统的全覆盖,消费者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的每一包烟都将有唯一二维码,实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
在南京,记者观察到一位年轻消费者在购买香烟时,主动向店员询问该品牌是否通过“扫码验证”。店员解释道:“现在很多年轻人对香烟的合规性很在意,尤其是扫码验证、防伪标识这些细节。”这一现象表明,消费者的合规意识正在逐步提升。
然而,仍有部分消费者对烟草行业的监管力度表示质疑。记者在街头随机采访了一位烟民,他坦言:“‘花夹着香烟’只是个人行为,但市场上假烟、走私烟屡禁不止,这才是真正的问题。”他呼吁烟草监管部门加大对非正规渠道的打击力度。
截至发稿时,记者了解到,国家烟草专卖局已发布《2025年下半年烟草市场监管重点任务》,其中包括强化线上线下渠道的协同监管、严打跨区域走私香烟等。与此同时,多地烟草专卖局已启动“烟草合规宣传周”活动,通过发放宣传册、举办讲座等形式,向公众普及烟草购买渠道的合规知识。
在成都,一位烟草专卖店老板向记者展示了其店铺内的“禁止向未成年人售烟”标识,并透露:“现在每个月都有烟草局工作人员来抽查,我们也不敢马虎。”他还提到,近期有顾客用“花夹着香烟”的方式购买,他起初感到困惑,后来才明白这是一种“伪装吸烟”的行为,随即婉言拒绝。
综合来看,2025年7月7日的烟草购买渠道新闻,既反映了行业的规范化进展,也揭示了消费者在合规与习惯之间的博弈。从“花夹着香烟”的细节到市场监管的全面升级,烟草行业的未来走向仍需社会各界共同关注。
标签: 花夹着香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