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8日,全国烟草市场迎来新一轮净化风暴。据国家烟草专卖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共查处各类烟草违法案件1.2万余起,查获假冒伪劣卷烟超过8000万支,市场净化率同比提升3.2个百分点。在各地市场监管部门的联合行动下,烟草市场秩序持续向好,但消费者对正品渠道的疑问依然存在。
记者今日走访北京、上海、广州等主要城市的烟草零售终端时发现,尽管“利群烟哪里可以买到正品”的咨询量居高不下,但正规渠道的监管已日趋严格。在北京海淀区某连锁便利店,店员明确表示:“所有烟草产品均来自烟草公司统一配送,每条烟都有扫码记录,市民可通过‘国家烟草局官网’查询真伪。”该店员还透露,近期因假冒“利群”卷烟导致的消费者投诉已大幅减少。
上海市烟草专卖局发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市场报告》显示,通过“扫码追溯+智能监管”系统,全市烟草市场正品率达98.7%,创下历史新高。上海市局专卖处处长张明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今年初实施的《烟草市场净化行动方案》明确要求,所有零售终端必须安装防伪扫码设备,消费者购买时可直接扫描包装上的‘一物一码’标识,系统会实时反馈产品来源和合法性。”
然而,在二三线城市,烟草市场净化仍面临挑战。记者在安徽阜阳某农贸市场附近发现一家“低价香烟”摊位,摊主公然兜售“利群”“中华”等品牌卷烟,价格仅为市场价的六折。当被问及“利群烟哪里可以买到正品”时,摊主含糊回应:“随便买,都是朋友从外地进的。”记者随后举报,当地烟草专卖部门当晚即展开突击检查,现场查获假冒卷烟120条,涉案金额近3万元。
中国烟草协会副会长李志刚分析认为,当前市场乱象主要源于三方面:一是部分消费者贪图便宜,通过非正规渠道购买;二是网络销售监管存在盲区,一些社交平台上的“代购”账号仍在传播假烟信息;三是部分偏远地区监管力量薄弱。他强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收购、运输、存储、销售烟草专卖品,违者将面临高额罚款甚至刑事责任。”
消费者反馈方面,杭州烟民王先生表示:“我以前在火车站附近买过一次‘利群’,价格比超市便宜20元,但抽起来味道不对,后来才知道是假货。现在我只去烟草公司指定的便利店买,虽然贵一点,但至少放心。”而另一位来自福建的消费者陈女士则吐槽:“‘利群烟哪里可以买到正品’这个问题在老年人群体中很普遍,他们习惯去街边小店买烟,对扫码验证等新方式不熟悉,容易被骗。”
针对网络渠道的监管,国家烟草专卖局近期联合公安部、工信部开展“净网2025”专项行动,重点打击通过社交媒体、直播平台等传播假烟信息的违法行为。广东省烟草专卖局数据显示,仅6月份,全省就关闭非法售烟网站32个,抓获犯罪嫌疑人18名。然而,业内专家指出,随着加密通讯工具的普及,新型售假模式仍在不断演变。
在行业市场行情方面,2025年第二季度全国卷烟销量同比增长4.3%,其中“利群”“中华”“玉溪”等高端品牌增幅明显。但价格体系依然稳定,以“利群(软)”为例,各地统一零售价为60元/条,未出现大幅波动。烟草公司内部人士透露:“目前行业利润主要依赖合规经营,任何试图通过假烟牟利的行为都是饮鸩止渴。”
值得注意的是,消费者对烟草市场净化的参与度显著提升。记者在采访中遇到一位正在使用“烟草监管APP”举报可疑售假行为的市民,他介绍:“这个APP可以上传图片和位置信息,后台会自动派单给辖区烟草部门。昨天我在地铁口发现一家无证售烟摊,提交线索后半小时就有执法人员到场。”截至6月28日,全国已有超过600万用户下载该APP,累计提交有效线索2.3万条。
在政策层面,《“十四五”烟草专卖监管体系建设规划》提出,到2025年底,全国烟草市场净化率需达到95%以上。目前,这一目标已提前实现。国家烟草专卖局政策法规司司长刘强表示:“未来将进一步完善‘政府监管、企业自律、社会监督’的共治体系,特别是加强农村和边远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每个角落都有正品烟草可买。”
对于“利群烟哪里可以买到正品”这一核心问题,多地烟草公司已推出便民服务措施。如浙江烟草推出“扫码找烟”小程序,消费者输入品牌名称和所在区域,即可查询最近5家正规零售点;山东则试行“烟草专车配送”,每周为偏远山区提供一次正品卷烟补给。这些举措有效缓解了消费者购买正品烟草的“最后一公里”难题。
然而,市场净化仍任重道道远。记者在采访中获悉,近期某地查获的一批假冒“利群”卷烟,其包装工艺已达到以假乱真程度,甚至通过了部分简易鉴别方法的测试。这提示监管部门需不断提升技术手段,同时加强消费者教育,让更多人明白“贪小便宜吃大亏”的道理。正如一位业内人士所言:“烟草市场净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彻底杜绝假烟泛滥的土壤。”
标签: 利群烟哪里可以买到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