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 玉溪(软)一盒成年轻人社交新宠 风靡一时

陈思宁 10

2025年7月4日,随着夏季消费旺季的到来,烟草行业年轻化现象再次成为舆论焦点。在各大城市街头,不少20岁出头的年轻人手握香烟,其中“玉溪(软)一盒”等中档品牌尤为常见。记者走访北京、上海、广州等多地烟草零售点发现,尽管国家持续加强控烟力度,但烟草企业通过包装升级、口味创新等方式,仍试图在年轻群体中寻求突破。

根据市场监管总局最新数据,2025年上半年,全国烟草市场零售额同比增长3.2%,其中25岁以下消费者占比首次突破12%。这一数字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某品牌新品“薄荷冰爽”系列在校园周边热销,其包装采用极简设计,价格定在每包15元至20元区间,与“玉溪(软)一盒”的定价(目前市场价约22元)形成差异化竞争。

中国控烟协会秘书长表示,烟草年轻化趋势与行业营销策略密不可分。他引用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指出,全球范围内,电子烟、加热不燃烧等新型烟草产品正成为青少年接触烟草的“跳板”。记者查阅《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发现,虽然法律明确禁止向未成年人售烟,但关于“新型烟草产品”的界定仍存在模糊地带。

在上海市静安区某便利店,店主老王向记者坦言:“现在来买‘玉溪(软)一盒’的年轻人多了不少,很多是第一次尝试。我们按规定要求出示身份证,但总有办法绕过去。”记者注意到,部分商家通过“扫码购烟”系统进行实名验证,但系统存在被破解的风险。中国烟草总公司发言人回应称,正推进“一包一码”追溯系统,预计2026年覆盖全国市场。

多位业内人士接受采访时提出不同观点。某卷烟厂市场总监表示:“年轻消费者更注重品牌体验,我们通过AR包装、联名款等方式提升吸引力。”而反烟组织代表则指出:“烟草企业正利用‘社交属性’重新定义吸烟文化,例如在社交媒体上推广‘吸烟仪式感’。”记者在抖音平台搜索发现,相关话题播放量超5亿次,其中不乏未成年人参与拍摄。

市场行情方面,2025年烟草税调整后,各品牌价格呈现差异化走势。中华、利群等高端品牌价格稳定在每包40元以上,而“玉溪(软)一盒”等中档产品则面临渠道压货压力。烟草分析师李明指出:“年轻消费者更敏感于价格波动,中档品牌若不创新,将面临市场份额流失风险。”

在北京市朝阳区某高校附近,记者随机采访了5名20岁左右的烟民。其中大三学生小张表示:“‘玉溪(软)一盒’口感温和,适合刚开始抽的人。”而另一名职高学生则坦言:“主要是跟风,朋友圈里都在抽。”值得注意的是,有3人承认首次吸烟年龄在16岁左右,且通过社交平台了解到品牌信息。

国际经验显示,烟草年轻化问题已在全球范围内引发重视。欧盟2024年通过新规,禁止薄荷味香烟并要求大幅修改包装。世界银行最新报告称,全球范围内,每3名新烟民中就有1人年龄低于18岁。中国疾控中心专家建议,应借鉴国际经验,将电子烟纳入同等监管体系,并提高烟草购买年龄至21岁。

在监管层面,国家烟草专卖局近期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烟草制品营销行为的通知》,要求企业不得在互联网上发布促销信息。记者调查发现,部分品牌通过“茶歇品牌”等变相方式继续推广。北京市监局已对3家涉嫌违规企业立案调查。法律专家指出,现有法规对“间接营销”处罚力度不足,建议引入“广告连带责任”制度。

“玉溪(软)一盒”的包装设计近期也引发争议。有消费者投诉称,新版包装采用渐变色调,与游戏皮肤相似,可能吸引未成年人。品牌方回应称,设计仅作视觉升级,符合国家标准。记者对比发现,新版包装确实在色彩饱和度上有所提高,但未使用卡通元素等明确禁止的图案。

随着“无烟一代”倡议在全球推进,烟草行业年轻化问题将面临更严峻挑战。记者注意到,部分烟草企业开始探索“控焦减害”技术,试图在合规框架内维持市场地位。然而,中国医学科学院专家强调:“任何形式的烟草产品都不适合未成年人,行业自律无法替代法律约束。”

在成都市某社区,一场由居民自发组织的“无烟青年”活动正在开展。参与者小陈表示:“我们不是反对成年人吸烟,但希望创造一个让年轻人远离烟草的环境。”这一声音反映了社会对烟草年轻化问题的普遍担忧。随着监管政策趋严和公众意识提升,烟草行业年轻化现象能否得到有效遏制,仍需时间检验。

标签: 玉溪(软)一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