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30日,随着全国多地“公共场所禁烟令”的进一步细化,烟草行业的消费格局再度引发社会热议。在“AI标题”这一新兴话题的背景下,记者走访了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烟草零售点,发现烟民画像呈现出明显的代际差异与价格敏感度变化。一位长期研究烟草市场的专家指出:“传统品牌的市场份额虽稳,但年轻群体的消费选择已悄然转向低价位、小众化产品。”
在北京市朝阳区的一家连锁便利店,记者看到货架上的烟草产品琳琅满目。店主李师傅告诉记者,最近“30以内什么烟好抽又便宜点”的咨询量明显增加。他随手拿起一包“红双喜”(20元/包)和“黄山”(18元/包)说:“像这种20元以下的香烟,现在买的人比以前多了不少,尤其是工薪阶层和学生群体。”记者注意到,部分品牌的促销活动也围绕低价展开,例如“南京(红)”(19元/包)推出了买两包送火机的活动,吸引了不少老顾客。
上海市烟草专卖局发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市场报告》显示,20元以下的低价烟销量同比增长12.3%,而50元以上的高端烟销量则首次出现季度环比下滑。这一趋势与全国多地的控烟政策收紧不无关系。上海市控烟协会秘书长张女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随着公共场所禁烟范围扩大,一些烟民选择减少吸烟频率,但价格仍是决定性因素,因此低价烟成为替代选择。”
记者随后采访了三位不同年龄段的烟民。28岁的程序员小陈说:“我现在基本只抽‘白沙(软)’(17元/包),因为加班多,想省钱。而且现在很多公共场所不能抽烟,抽少了反而觉得没必要买贵的。”相比之下,45岁的出租车司机老王仍坚持“中华”(85元/包):“便宜烟抽着没劲,还是老牌子靠谱。”而60岁的退休教师刘先生则转向电子烟:“儿子给我买的电子烟,虽然贵点,但出门不用躲着抽。”
烟草行业内部的变化同样值得关注。中国烟草总公司发布的《2025年行业发展趋势白皮书》提到,AI技术在烟草生产与销售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但并未直接回应“AI标题”的具体含义。不过,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专家透露:“‘AI标题’可能指向利用人工智能分析消费者行为,从而调整产品策略,比如精准投放低价烟广告或优化库存管理。”
在广东佛山,记者发现部分烟店开始尝试“扫码购烟”的新模式,消费者通过手机支付后,AI系统会根据购买记录推荐其他产品。一位店员表示:“系统会提醒‘30以内什么烟好抽又便宜点’,比如‘娇子(软)’(22元/包)或‘利群(软)’(21元/包)。”这种个性化推荐是否涉及诱导消费,目前尚无明确监管细则。
针对低价烟市场的火爆,国家烟草专卖局法规司相关负责人在6月26日的通气会上强调:“任何形式的烟草促销活动都必须符合《广告法》和《烟草专卖法》的规定,严禁以低价诱导未成年人消费。”记者在走访中未发现明显违规行为,但部分烟店的价签设计颇具“迷惑性”,例如将“红塔山(经典1956)”的价格标注为“29.8元/包”,实际结算时仍为30元。
在消费者评价方面,小红书和抖音等社交平台上的讨论也印证了低价烟的流行。一位用户晒出“黄鹤楼(软蓝)”的购买记录,配文称:“30以内什么烟好抽又便宜点?这款性价比超高,烟丝细腻。”而另一用户则抱怨:“‘双喜(硬)’(22元/包)最近涨价了,不如买‘红河(软)’(16元/包)实在。”
国际视角下,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官员约翰·史密斯指出:“中国低价烟市场的扩张可能抵消部分控烟成效,尤其是对低收入群体的影响。政府需要进一步细化税收政策,逐步提高低价烟价格。”不过,中国烟草行业协会反驳称:“低价烟的存在符合市场需求,且所有产品均符合国家标准。”
随着“AI标题”话题的发酵,烟草行业的未来走向愈发扑朔迷离。但可以肯定的是,价格因素在烟民选择中仍占据核心地位。记者在走访结束时,再次听到一位顾客向店主询问:“30以内什么烟好抽又便宜点?”而店主的回答,或许正是当下烟草市场的最佳注脚:“看个人口味,但便宜好抽的,还得是那些老牌子。”
标签: 30以内什么烟好抽又便宜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