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日,随着我国烟草行业消费升级趋势的持续深化,20至30元价位的香烟市场迎来新一轮调整。记者今日从多家烟草零售终端了解到,该价格带产品在近半年来销量增长显著,尤其在一线城市及年轻消费群体中热度攀升。中国烟草总公司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20至30元档位卷烟销售额同比增长12.3%,成为推动行业增长的重要引擎。
在北京市海淀区一家连锁便利店,店主李先生向记者展示了刚刚补货的“中华(金短支)”和“双喜(硬经典)”,他坦言:“这个价位的烟现在卖得最快,特别是下午和晚上,经常有年轻人特意点名要这两款。”记者注意到,该店20至30元档位香烟的货架几乎被“玉溪(软)”和“红塔山(国际)”占据,而去年同期的主打产品“红河”系列销量已明显下滑。
烟草行业专家、中国社科院研究员王建国分析指出,这一现象背后是消费群体的结构性变化。他解释:“85后、90后烟民逐渐成为主力军,他们更注重品牌调性和社交属性。20至30元档位恰好满足了对品质有一定要求但又不愿承担高价的心理区间。”王建国同时引用《2025中国烟草消费趋势报告》数据,该档位产品在年轻消费者中的复购率高达68%,远超10元以下产品。
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多家烟草企业已针对这一市场变化调整产品策略。湖南中烟推出的“芙蓉王(硬蓝)”通过包装升级和口感微调,在长沙市场实现单店日销突破120条。零售价26元的“利群(新版)”,则在杭州市场通过“买一送一”活动带动了品牌认知度。一位不愿具名的品牌经理透露:“现在开发新品必须考虑包装设计是否符合Z世代审美,比如采用哑光工艺、增加防伪标识等细节。”
值得注意的是,20至30元香烟推荐在电商平台也形成独特生态。记者登录某电商烟草专卖平台发现,该价位产品月销过万的案例比比皆是。其中“黄山(红方印)”因包装设计复古被消费者冠以“文艺青年必备”称号,而“七匹狼(软通)”则凭借“性价比之选”的口碑占据销量榜前列。不过,平台运营方强调:“所有推荐均需通过国家烟草专卖局认证,严禁虚假宣传。”
在监管层面,国家烟草专卖局最新发布的《2025年卷烟市场调控指引》明确提出,将加强对20至30元档位产品的质量抽检频率。北京市烟草专卖局市场监管处负责人表示:“该价位产品是假冒伪劣重灾区,今年上半年已查处5起涉及‘黄鹤楼(软蓝)’仿冒案件,涉案金额超800万元。”他同时透露,新版《烟草专卖许可证管理办法》将要求零售终端设立专门区域陈列该价位产品,以强化监管。
消费者态度呈现多元分化。25岁的软件工程师陈先生对记者说:“我现在只抽20元以上的烟,虽然贵但喉咙舒服,而且包装能拿得出手。”而43岁的张先生则坚持:“30元以下的烟性价比最高,比如‘红双喜(硬)’25块一包,口感和50块的‘中华’没太大区别。”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烟草消费满意度调查》显示,该价位产品在“性价比”和“购买便利性”两项指标上得分最高。
国际烟草市场观察机构欧睿国际分析师陈静指出,中国20至30元档位的发展模式正在被东南亚市场效仿。她举例:“印尼烟民正在从10美元以下向10-15美元区间迁移,这与中国的消费升级路径高度相似。”不过她也提醒:“随着全球控烟力度加大,该档位产品面临包装警示图扩大、广告限制趋严等挑战。”
在云南昆明,记者走访了多家批发市场发现,20至30元香烟推荐已成为烟酒店主的主要推荐语。一位经营烟酒生意20年的店主总结道:“现在卖烟不光要懂产品,还要懂心理学。年轻人第一次来买烟,我一般会推荐‘云烟(软珍品)’,29元一包,口感温和包装好看,容易让他们记住店。”
针对即将于9月实施的《电子烟与卷烟税收调整方案》,行业普遍预期可能对20至30元档位产生连锁反应。云南中烟内部人士透露:“如果税收上调5%,我们可能会将‘红塔山(经典1956)’的零售价调整至32元。”不过多位分析师认为,考虑到该价位产品的市场敏感度,烟草企业更可能通过降低利润空间而非涨价来应对。
随着2025年“世界无烟日”临近,控烟组织与烟草行业在20至30元档位上的博弈也日益明显。中国控制吸烟协会副会长表示:“该价位产品已成为青少年吸烟的重要入口,必须加强购买年龄验证。”而烟草行业协会则回应:“我们已主动将所有20元以下产品包装增加警示标识,并配合政府开展‘不向未成年人售烟’培训。”
在南京某高校附近,记者发现多家烟酒店在20至30元档位产品旁张贴了“吸烟有害健康”的醒目标识,但仍有学生表示:“25元的‘南京(红五洲)’是我们在宿舍偷偷抽的首选,因为价格不高,被抓到罚款也少。”这一现象折射出消费升级背景下,烟草市场仍面临诸多现实挑战。
标签: 20至30元香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