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9日,随着我国烟草行业政策持续收紧,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再次强调控烟力度,特别是在价格调控方面。据《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最新修订内容显示,2025年起,10元以下的低价香烟将面临更严格的销售限制,这一政策引发行业内外广泛关注。记者今日走访北京、上海等多地烟草专卖店发现,尽管政策尚未全面落地,但部分商家已开始调整库存结构,减少低价烟的进货量。
在北京市海淀区一家烟草专卖店内,店主李先生向记者坦言:“最近几天,不少老顾客来问‘10元以下的便宜烟推荐’还有哪些,其实我心里清楚,这样的产品未来可能越来越少。”记者注意到,店内原本占据近半货架的“黄山(红方印)”等低价烟品牌,如今已被调至角落,取而代之的是更多中高端产品。据店主透露,这些低价烟目前仍可按市场价销售,例如“红双喜(硬)”10元/包,“南京(红)”11元/包,但进货渠道已明显收紧。
中国烟草总公司相关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此次政策调整并非针对特定品牌,而是基于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要求,逐步压缩低价烟市场。该人士引用最新行业数据称,2024年全国10元以下卷烟销量同比下降12.3%,这一趋势预计将在2025年进一步加剧。值得注意的是,与政策预期形成对比的是,记者在电商平台发现,部分低价烟通过“代购”渠道仍能以9.8元/包的价格出售,这一现象已引起监管部门注意。
在上海市静安区,记者采访了两位烟民对政策变化的看法。45岁的出租车司机王师傅说:“我抽了一辈子10元以下的烟,现在‘10元以下的便宜烟推荐’越来越难找,有时候不得不买15元的,经济压力确实大了。”而28岁的软件工程师张女士则表示理解:“虽然短期内不方便,但长远看对健康有好处,毕竟便宜烟往往焦油含量更高。”
烟草行业专家、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研究中心教授刘明指出,此次政策调整体现了“寓禁于征”的思路,通过价格杠杆引导消费升级。他引用国际经验称,泰国自2018年实施低价烟禁令后,青少年吸烟率下降了8个百分点。但刘教授也提醒,国内市场需关注政策落地过程中的“灰色地带”,特别是农村地区和边境贸易可能存在的监管漏洞。
与此同时,烟草行业市场行情正在发生微妙变化。据行业内部人士透露,部分大型烟草企业已开始布局中高端市场,例如云南中烟推出的“云烟(软珍品)”价格已调整至25元/包,而湖北中烟的“黄鹤楼(1916)”则稳定在45元/包。一位不愿具名的品牌经理告诉记者:“政策压力下,我们正在开发更多15-30元区间的新品,这个价格带既有市场基础,又符合政策导向。”
在法律合规层面,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陈律师解读称,新规并非全面禁止低价烟,而是通过《烟草专卖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细化条款,要求零售终端严格执行价格指导。他特别指出,消费者应警惕两种违规行为:一是商家以“散装”名义销售低于定价的香烟,二是网络平台上的“代销”模式。陈律师建议消费者可通过12313烟草专卖举报电话进行监督。
行业另一值得关注的现象是,电子烟与加热不燃烧烟草制品的监管同步收紧。国家烟草专卖局最新发布的《电子烟产品技术规范》要求,所有电子烟产品必须于2025年9月前完成国标认证,这意味着目前市场上约30%的产品将面临淘汰。多位业内人士表示,这一政策与卷烟价格调控形成“双轨制”监管,将重塑整个烟草消费市场格局。
在记者结束走访时,广东省烟草专卖局的一位工作人员透露,预计今年第四季度,全国将启动新一轮烟草零售终端标准化建设,届时包括10元以下低价烟在内的所有产品,都将纳入更严格的电子追溯系统。对于消费者而言,寻找“10元以下的便宜烟推荐”或将变得更加困难,但政策背后的健康导向已逐渐成为社会共识。
标签: 10元以下的便宜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