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2日,全国烟草市场迎来新一轮监管政策调整,各地烟草专卖局及市场监管部门同步展开专项检查行动,重点针对细支烟、电子烟及网络销售渠道进行合规性审查。据国家烟草专卖局最新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烟草行业实现税利总额超过8000亿元,同比增长5.3%,其中细支烟产品贡献率显著提升,占卷烟总销量的23.7%。业内人士指出,这一数据反映出消费者对高品质、低焦油烟草产品的需求持续增长,但同时也对市场监管提出了更高要求。
记者今日从北京市烟草专卖局获悉,该局联合市公安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组成联合执法组,对全市37家烟草批发代理企业进行突击检查,重点核查细支烟香烟批发代理资质及库存管理情况。执法人员发现,部分企业存在超范围经营、未如实登记购销台账等问题,当即责令整改并处以罚款。北京市烟草专卖局市场监督处处长李明表示:“细支烟作为近年来增长最快的品类,其流通环节的合规性必须严格把控,特别是对批发代理环节的资质审核和库存追踪,要做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
在上海市,烟草专卖局针对网络销售渠道的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记者调查发现,尽管国家已明确禁止电子烟网络销售,但仍有部分商家通过“细支烟香烟批发代理”等名义,变相销售未经许可的烟草制品。上海市烟草专卖局网络监管科科长张伟介绍:“我们已建立‘线上监测+线下核查’双重机制,近期查处的一起案件涉及某电商平台,其通过直播带货形式推广细支烟产品,实际销售价格每条在120元至180元区间,远低于市场正常价格。”
行业专家对当前市场形势分析指出,随着《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深入实施,烟草行业正经历结构性调整。中国烟草协会副会长王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细支烟香烟批发代理的规范化运营是行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未来三年,预计全国范围内将新增2000家符合标准的批发代理网点,同时淘汰500家不符合资质的企业。”他特别提到,2025年新修订的《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将加大对批发代理环节的处罚力度,对违规企业最高可处货值金额50%的罚款。
在消费者端,市场反馈显示细支烟的接受度持续上升。记者走访广州、成都等地的烟草零售终端发现,多款细支烟品牌如“双喜(硬细支)”、“玉溪(细支)”等,其零售价格维持在每包20元至35元区间,其中“利群(软细支)”因焦油量低于8mg/支,成为不少消费者的首选。一位姓陈的烟民表示:“现在抽烟更注重健康,细支烟的口感和焦油量都更符合要求,虽然价格比普通烟贵一些,但愿意接受。”
值得关注的是,国际烟草巨头也加速布局中国市场。菲利普·莫里斯国际公司近日宣布,其电子烟产品“iQOS”在部分城市试点转型为加热不燃烧产品,并申请加入国家烟草专卖体系。国家烟草专卖局科技司司长刘洋回应称:“对于国际品牌,我们坚持‘同等准入、同等监管’原则,所有产品必须通过国家局审批,并接受定期抽检。”
在法律合规层面,最高人民法院近日发布指导案例,明确将“未取得烟草专卖许可证经营烟草制品零售业务”列为行政处罚重点,情节严重的可追究刑事责任。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赵律师分析:“细支烟香烟批发代理若存在无证经营或超范围经营行为,不仅面临行政处罚,还可能因构成非法经营罪被移送司法机关。”
针对行业未来发展,多家机构发布市场预测报告。中投证券烟草行业分析师刘芳指出:“2025年下半年,随着‘双碳’目标推进,烟草行业将加速向低焦油、无烟气方向转型,预计细支烟市场份额将突破30%,但批发代理环节的洗牌速度也会加快。”她建议,企业应尽早完成数字化升级,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供应链全程可追溯。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部分烟民对监管政策表示理解,但也有担忧。一位姓林的消费者坦言:“虽然支持控烟,但希望不要影响正常消费,特别是细支烟香烟批发代理的规范化后,会不会导致零售价格上涨?”对此,中国控烟协会秘书长崔俊生表示:“合理引导消费与严格监管并不矛盾,未来将通过税收调节、产品分级等措施,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实现控烟目标。”
截至发稿时,全国烟草市场整体平稳,各地批发代理企业正按照监管要求完善内部管理。业内人士预计,随着新一轮监管政策的落地实施,烟草行业将进入更加规范的发展阶段,细支烟作为行业转型的重要载体,其市场格局和消费趋势仍将持续演变。
标签: 细支烟香烟批发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