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4日,随着夏季消费旺季的到来,烟草行业的新品尝鲜活动再次成为市场焦点。继上月多家烟草企业推出低焦油、低尼古丁含量的“健康型”香烟后,本周江苏市场又迎来一波新品热潮。记者走访南京、苏州等地烟草专卖店发现,多家品牌推出的“夏日限定”系列香烟,凭借独特的包装设计和口感创新,迅速吸引了大量尝鲜消费者。
在南京新街口一家烟草专卖店内,记者看到一款名为“云烟·清夏”的新品香烟尤为引人注目。该款香烟采用淡绿色包装,盒体上印有荷叶和莲花的图案,据店员介绍,其焦油含量较普通香烟降低了30%,并添加了薄荷和水果提取物,口感更为清新。一位正在选购的年轻消费者李先生表示:“平时抽的都是传统香烟,最近想试试新口味。这款‘云烟·清夏’零售价45元一包,虽然比普通香烟贵一些,但感觉抽起来喉咙舒服不少。”
与往年不同,今年的新品尝鲜活动呈现出明显的“健康化”趋势。记者查阅国家烟草专卖局最新发布的《2025年烟草行业健康导向产品发展报告》发现,今年上半年全国已有超过20家烟草企业推出减害型香烟,其中江苏地区的“南京牌”和“红塔山”两大品牌表现尤为突出。在苏州工业园区一家连锁便利店,店长王女士告诉记者:“‘南京牌·绿逸’这款新品上市仅一周,就卖出了近千包,比去年同期增长了两倍多。”
值得注意的是,江苏烟草专卖局近期发布的《关于规范新品销售行为的公告》对尝鲜活动提出了更严格的监管要求。公告明确指出,任何烟草企业不得以“限量发售”“独家代理”等名义变相炒作价格,新品零售价不得高于同类产品30%。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部分消费者对新品的高价颇有微词。常州市民张女士吐槽道:“前两天在朋友家抽到一款‘苏烟·紫韵’,口感确实不错,但一问价格要60多元一包,这明显是‘饥饿营销’嘛。”
在行业专家看来,今年的新品尝鲜活动折射出烟草企业应对监管的转型策略。中国烟草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刘建国接受采访时表示:“随着《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在国内的深入实施,烟草企业必须通过产品创新来满足消费者对‘减害’的需求。江苏作为烟草消费大省,其‘比较好的烟’如‘南京牌’和‘红塔山’在健康化转型上走在了全国前列。”他同时强调,任何创新都不能突破法律法规底线,减害不等于无害,消费者仍需理性对待。
记者在调查中还发现,今年新品尝鲜活动中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不少消费者会将新品与传统香烟进行对比测试。在南京一家户外广场,一群年轻烟民正在用手机记录不同香烟的抽吸体验。“我们小组最近在测试‘江苏比较好的烟’中哪款对喉咙刺激最小,”参与者陈同学展示了一段视频,“用pH试纸测试烟灰,‘南京牌·绿逸’的酸性明显低于普通香烟。”这种“民间评测”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广泛讨论,也促使烟草企业更加注重产品的客观指标。
与此同时,电子烟与加热不燃烧烟草制品的竞争也给传统新品尝鲜活动带来了新挑战。记者在无锡一家电子烟体验店看到,虽然店内禁止销售传统香烟,但店员仍会向顾客推荐“无燃烧、无焦油”的替代产品。有消费者表示:“既然烟草企业都在推‘减害’新品,那电子烟是不是更安全的选择?”对此,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控烟专家周教授指出:“任何形式的烟草制品都含有尼古丁,消费者应关注的是整体减害趋势,而非单一产品。”
在当日的走访中,记者还注意到一个细节:多家烟草专卖店都张贴了新版《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警示标识,上面明确标注“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草制品”和“吸烟有害健康”等字样。一位正在选购“南京牌·绿逸”的消费者注意到这一变化后表示:“虽然现在的新品包装更漂亮了,但健康提示一点没少,这说明烟草企业还是有所顾忌的。”
临近傍晚,记者在南京夫子庙附近的一家老字号烟草店看到,店员正在整理当天的销售数据。据她透露,虽然新品尝鲜活动带来了客流增长,但传统热销产品如“南京牌(特醇)”、“红塔山(经典1956)”等依然占据主要市场份额。她拿起一包“南京牌(特醇)”说:“这款零售价38元,口感醇厚,很多老顾客还是喜欢这个味道,新东西再好,也得有个接受过程。”
综合当日观察,2025年烟草行业的新品尝鲜活动呈现出健康化、年轻化、科技化三大特征。从江苏市场来看,“比较好的烟”如“南京牌”和“红塔山”通过持续创新巩固了区域优势,而严格的监管政策也促使企业更加注重产品质量而非营销噱头。在采访中,多位消费者表示,未来选择香烟时会更加关注健康指标,这或许将成为推动整个行业转型的关键力量。
标签: 江苏比较好的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