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4日,全国烟草行业迎来新一轮监管风暴。据国家烟草专卖局最新通报,近日多地查获多起涉嫌销售私烟香烟的案件,其中“货到付款”模式成为监管重点打击对象。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此类销售方式因隐蔽性强、难以追踪,已成为不法分子逃避监管的主要手段之一。
在北京市海淀区,烟草专卖执法人员近日突击检查了一家以“货到付款”为主要交易模式的物流点。现场查获各类假冒伪劣香烟共计320条,其中包括“中华”牌、“玉溪”牌等知名品牌。据执法人员透露,这些香烟均通过线上下单、线下配送的方式流入市场,消费者在收到货物后直接付款,逃避了正常的烟草专卖渠道监管。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此类“私烟香烟货到付款”的销售模式近年来呈上升趋势。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表示:“这种模式成本低、风险小,不法分子通过快递公司进行‘蚂蚁搬家’式的运输,单次数量不大,但累计起来数量惊人。”
针对这一现象,国家烟草专卖局在今年6月发布的《关于加强烟草制品市场监管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将加大对“货到付款”等隐蔽销售渠道的打击力度。通知要求各地烟草专卖局与邮政管理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对可疑物流包裹进行重点筛查。据上海市烟草专卖局提供的数据,仅上半年,该市已查处相关案件47起,涉案金额超过1200万元。
在行业市场行情方面,正规渠道的香烟价格依然保持稳定。记者走访北京市多家烟草专卖店发现,一条“中华(硬)”的零售价为70元,而“利群(新版)”为45元。一位店主告诉记者:“现在查得严,我们都不敢进私货,一旦被查到,罚款不说,执照都可能被吊销。”
然而,在部分城乡结合部,私烟香烟依然屡禁不止。记者在广州市番禺区一处农贸市场附近发现,一些摊贩通过“货到付款”的方式销售香烟。消费者李先生告诉记者:“他们让我先下单,货到了再给钱,说是‘中华’,但价格只要50元一条,比店里便宜20元。”
烟草相关法律专家指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第三十二条规定,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非法运输、销售烟草专卖品。而“货到付款”模式恰恰利用了监管盲区,使得违法行为难以被及时发现。中国政法大学法学教授张明(化名)在接受采访时强调:“这种行为不仅扰乱市场秩序,还可能导致消费者健康风险,必须依法严惩。”
在合规方面,多家烟草企业已主动加强内部管理。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表示,该公司已建立全链条追溯系统,从生产到销售全程可查。记者了解到,该系统通过二维码技术,消费者扫描即可验证真伪,有效遏制了假冒伪劣产品。
业内专家点评认为,当前烟草市场监管仍面临诸多挑战。一位不愿具名的行业分析师指出:“‘私烟香烟货到付款’只是冰山一角,背后可能涉及更复杂的网络犯罪。监管部门需要从技术手段、法律层面等多方面入手,形成长效机制。”
多位烟民或消费者对私烟香烟的泛滥表示担忧。在北京市一家写字楼工作的王女士告诉记者:“我之前买过一次私烟,味道很奇怪,后来才知道可能是假货。现在我只去正规渠道购买,虽然贵点,但至少安心。”而另一位烟龄20年的张先生则表示:“价格差距太大了,有些时候还是会冒险买私烟,毕竟一个月下来能省不少钱。”
针对消费者评价和看法,烟草专卖局工作人员表示,将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私烟危害的认识。同时,鼓励消费者积极举报违法行为,对提供有效线索的举报人给予奖励。记者在采访中获悉,目前全国已有多个省市开通了“12313”烟草专卖举报热线,24小时受理各类线索。
在当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烟草专卖局新闻发言人表示,下一步将重点开展“夏季雷霆行动”,集中整治“私烟香烟货到付款”等突出问题。行动将覆盖线上平台、物流渠道、销售终端等全链条,力争实现“三个100%”:可疑包裹筛查100%覆盖、违法行为查处100%到位、涉案人员处罚100%落实。
与此同时,行业市场行情监测显示,随着监管趋严,私烟香烟价格出现波动。记者调查发现,一些不法分子开始提高价格,试图在短期内回笼资金。在深圳市,一条“芙蓉王(硬)”的私烟价格已从原来的30元涨至45元,但仍低于正规渠道的55元。
记者在采访中还发现,部分消费者对私烟香烟的辨别能力不足。在杭州市一家医院,医生周先生表示:“很多患者因为吸食私烟导致健康问题,其中不乏假冒伪劣产品。我们建议消费者不要贪图便宜,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在法律层面,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的《关于办理非法生产、销售烟草专卖品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为打击私烟香烟提供了明确依据。该解释明确,非法经营烟草专卖品数额在5万元以上的,即可构成犯罪,最高可判处无期徒刑。
然而,执法过程中仍存在取证难、认定难等问题。北京市海淀区法院法官李华(化名)在审理相关案件时发现,由于“货到付款”模式涉及跨地域交易,证据收集往往需要多地协作,增加了办案难度。
面对这些挑战,多地烟草专卖局已开始探索新技术应用。广东省烟草专卖局引入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大数据分析,对可疑交易进行预警。据悉,该系统已成功拦截多起“私烟香烟货到付款”交易,有效减少了私烟流入市场。
在行业自律方面,中国烟草协会近日发布了《烟草行业诚信经营倡议书》,号召全行业共同抵制私烟香烟。倡议书指出,诚信经营是行业发展的生命线,各企业应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维护市场秩序。
在当日的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一些消费者对私烟香烟的依赖性较强。在成都市,一位老烟民表示:“我习惯了一种私烟的味道,正规渠道买不到,只能冒险购买。”这种心理客观上为私烟销售提供了市场空间。
针对这一现象,多地烟草专卖局已启动“消费者教育计划”,通过社区宣传、学校讲座等形式,普及烟草知识。据南京市烟草专卖局统计,该计划实施以来,消费者对私烟危害的认知度提升了35%。
在行业市场行情方面,随着电子烟等替代品的兴起,传统烟草行业面临新的挑战。然而,专家指出,电子烟同样存在监管问题,消费者应选择正规渠道购买,避免购买“三无”产品。
在当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烟草专卖局还通报了上半年全国烟草市场秩序总体情况。数据显示,全国共查处各类涉烟违法案件2.3万起,查获非法烟草制品约1.2亿支,其中通过“货到付款”模式查处的案件占比达15%。
在采访的最后,记者再次强调了“私烟香烟货到付款”的危害性。一位烟草专卖执法人员表示:“这种模式不仅违法,还可能涉及洗钱、偷税漏税等犯罪行为,消费者一旦购买,不仅自身权益无法保障,还可能无意中成为犯罪分子。”
标签: 私烟香烟货到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