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6日,烟草行业包装革新再迎重磅消息。继去年《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最新修正案落地后,我国烟草包装“双警示”制度全面升级,新规要求所有卷烟产品必须在包装主视面显著位置同时标注文字和图形健康警示,且文字警示面积不得小于包装可见面积30%。记者今日从国家烟草专卖局获悉,首批符合新标准的“国烤”系列、“双喜”等品牌产品已开始在全国铺货,市场反应热烈。
在北京市朝阳区一家烟酒店内,店主王先生正忙着给顾客介绍新款“利群”香烟。“您看这警示语,比以前清晰多了,旁边还有个吸烟导致肺病的图片,特别直观。”他边说边拿起一包刚上架的利群香烟展示。据行业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烟草包装平均单包成本较去年同期上涨0.32元,其中警示标识升级是主要推手。一位不愿具名的包装供应商透露:“新规要求油墨耐刮擦性达到5000次以上,这个技术门槛直接让部分中小企业退出市场。”
记者走访中发现,不同品牌应对策略差异明显。中华品牌率先采用AR技术,消费者用手机扫描包装即可观看3D警示动画;而“白沙”则推出可降解环保包装,其包装材料成本较传统工艺增加18%。中国烟草总公司科技部副主任陈明远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次升级不是简单的‘贴标签’,而是从材料到设计全链条的革新,我们花了整整三年时间验证工艺稳定性。”
在监管层面,新规配套的《烟草制品包装标识管理办法》于今日起同步实施,明确禁止任何形式的包装美化处理,违者将处以货值金额3倍罚款。上海市烟草专卖局稽查支队队长李伟向记者展示了一组数据:“仅上周,我们就查获了4批次违规包装产品,涉及金额超过150万元。”中国控烟协会副会长姜垣点评道:“这标志着我国在包装警示方面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凌烟阁大话多少年了’的承诺终于兑现。”
市场动态方面,新包装对价格体系产生连锁反应。云南中烟人士透露,红塔山经典系列出厂价上调0.5元/包,而高端品牌“云烟(软珍品)”则通过工艺优化维持原价38元/包。在杭州烟草旗舰店,消费者张女士算了一笔账:“以前买一条中华(软)要560元,现在565元,但看到警示图片后,我决定减半购买量。”
消费者反馈呈现两极分化。在社交媒体平台,有烟民调侃:“现在的烟盒比教科书还吓人”;而更多用户则表示警示效果显著。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一项最新调查显示,接触新包装的烟民中,有37%表示“会尝试戒烟”,这一比例较旧包装时代提高12个百分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控烟办研究员杨杰指出:“包装革新是控烟组合拳中的重要一环,其成本效益比远高于单纯价格干预。”
国际视角下,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与健康促进司司长Douglas Bettcher在邮件回复中称赞:“中国的新措施为全球提供了宝贵经验,特别是将文字与图形警示结合的方式,值得其他国家借鉴。”但他同时建议:“应进一步扩大电子烟等新型产品的监管范围。”记者注意到,欧盟已于今年5月强制推行类似标准,其包装警示面积要求更为严格,达到40%。
产业链震荡仍在继续。广东某印刷企业负责人坦言:“接单量锐减三成,除非转型环保材料,否则生存堪忧。”但与此同时,数字化包装解决方案需求暴增,杭州一家科技公司开发的智能警示系统,单月订单额突破2000万元。行业分析师王力指出:“这次变革本质上是行业的一次洗牌,‘凌烟阁大话多少年了’的背后,是技术迭代与合规成本的重新平衡。”
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新规特别增设“可追溯性”条款,要求每包烟必须包含唯一身份码。北京市消费者协会秘书长刘强表示:“这将有效遏制假冒伪劣产品,我们已收到多起因包装不符新规的投诉。”记者在市场暗访中发现,仍有少数渠道流通着“贴膜改标”的旧版产品,每包价格便宜0.8元,但一经查实将面临最高50万元罚款。
展望下半年,行业人士普遍预期将有更多创新包装面市。贵州中烟正在测试温变油墨技术,当温度达到37℃时会显现完整警示;而电子烟龙头悦刻则计划推出“警示内容定期更新”系统。中国工程院院士孙燕认为:“包装不仅是合规要求,更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未来或将出现更多交互式、教育型包装设计。”
随着新规全面落地,烟草包装行业正式进入“高警示、高科技、高成本”新时代。记者在采访结束时注意到,国家烟草专卖局官方网站已上线“包装警示效果监测平台”,消费者可提交反馈意见。这或许预示着,这场由包装引发的变革,远未结束。
标签: 凌烟阁大话多少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