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播报:优化 大龙烟批发注重许可优化方面,精益求精

任紫薇 9

2025年7月7日,随着国家烟草专卖局发布最新《烟草行业许可优化实施细则》,全国烟草行业迎来重大变革。此次调整聚焦于简化许可流程、优化市场布局,并首次将电子烟纳入统一监管框架。据记者多方采访了解,这一政策调整预计将直接影响到包括大龙烟批发在内的数万家烟草经营主体。

“这次改革力度超乎预期,”国家烟草专卖局政策法规司司长张明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们取消了原有的三级审批制度,改为省级集中管理,同时将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的有效期从3年延长至5年,这一举措将显著降低经营者的合规成本。”他补充道,此次调整还特别针对城乡结合部、商业密集区等特殊区域制定了差异化政策,旨在解决“一街多店”与“一店难求”并存的结构性矛盾。

记者走访北京、上海等地的烟草批发市场发现,政策落地首日便引发市场震荡。在朝阳区某大型批发市场,商户老王向记者展示了他刚领到的“烟草专卖批发企业许可证”新版本,“原来需要准备14份材料,现在只要8份,而且电子化提交后,3个工作日就能拿到证。”值得注意的是,大龙烟批发作为全国连锁企业,其上海分部经理李强透露,公司已提前完成系统升级,预计每年可节省合规成本约200万元。

行业数据同样印证了这一变革的深度。中国烟草经济信息中心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行业报告》显示,全国烟草专卖零售户数量较去年同期减少3.2%,但单店销售额增长12.7%。报告特别指出,在政策调整背景下,大龙烟批发等头部企业通过供应链整合,市场份额提升了2.3个百分点。

消费者反应呈现两极分化。在采访中,市民张女士表示:“现在买包中华(零售价75元)不用排队了,说明政策在优化。”而另一位烟民则抱怨:“以前社区店就能买,现在得去指定地点,太不方便了。”中国控烟协会副秘书长杨昕指出:“这种矛盾恰恰反映了烟草行业改革的复杂性,我们既要保障市场秩序,又要考虑消费者便利性。”

电子烟纳入监管成为此次调整的最大亮点。新规要求所有电子烟销售点必须取得“特殊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并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记者在深圳市某电子烟专营店看到,店主正在为货架上的“小野”牌电子烟(售价299元)更换新的标识,“以前随便卖,现在得查身份证,还要记录购买信息。”中国电子商会电子烟专委会主任王磊认为:“这标志着我国电子烟监管进入实质阶段,但执行层面仍有挑战。”

在法律合规方面,新规特别增设“许可退出机制”,明确规定了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等行为的处罚细则。北京市烟草专卖局执法大队队长刘伟向记者展示了一组数据:政策实施首周,全市共查处违规经营案件23起,其中17起涉及跨区域批发,这正是针对大龙烟批发等连锁企业制定的监管重点。

业内专家对改革效果持谨慎乐观态度。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赵明分析:“短期看,市场可能出现短暂波动;长期而言,通过优化许可制度,有望推动行业集中度提升15%以上。”他特别提到,大龙烟批发等企业若能抓住这一机遇,有望在供应链管理、数字化营销等方面建立新优势。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政策落地也暴露出一些新问题。在河北省某县城,一位烟草零售户表示:“新规要求经营面积不得小于10平方米,可我这小店只有8平米,难道要关门?”国家烟草专卖局政策研究室负责人表示,此类问题将通过地方细则逐步解决,“我们鼓励各地探索差异化政策,比如允许在特定区域设置微型零售点。”

市场行情方面,政策调整对烟草价格体系产生微妙影响。据华宝证券发布的行业研究报告,政策实施后,高端卷烟(如黄山牌香烟,零售价180元/包)价格波动幅度控制在2%以内,而中端产品则出现5%的上涨。大龙烟批发发布的内部数据显示,其全国门店销售额在政策实施后首个完整周增长8.7%,但利润率下降1.2个百分点。

多位业内人士预测,此次许可优化将催生行业新一轮洗牌。中国烟草学会常务理事陈刚指出:“未来两年,行业CR5(前五大企业市场集中度)有望从目前的42%提升至50%。”他特别提到,大龙烟批发若能联合区域性龙头企业组建供应链联盟,将极大增强其在政策红利期的竞争力。

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新规增设“信息追溯系统”要求,所有烟草制品必须通过区块链技术记录流通信息。上海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秘书长周敏表示:“这解决了长期存在的假冒伪劣问题,但系统建设成本可能转嫁到零售端。”记者调查发现,大龙烟批发已率先完成系统对接,其杭州分部负责人透露,虽然单件商品成本增加0.3元,但品牌溢价效应已开始显现。

随着政策实施进入第二周,行业各方反应持续发酵。在广东省烟草专卖局组织的座谈会上,大龙烟批发华南区总监王健表示:“我们正在利用这次改革契机,推动‘智慧烟草店’建设,预计三年内覆盖全国门店的40%。”与此同时,部分中小零售户则组建了“合规互助联盟”,共享政策解读资源。

标签: 大龙烟批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