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2日,国家烟草专卖局发布最新监管动态,强调对烟草市场的严格管控与合规经营要求。据悉,近期多地市场监管部门联合烟草专卖机构开展专项检查,重点打击低于10元档位香烟的违规销售行为。据《烟草行业合规指南》第32条规定,任何低于10元档位的卷烟产品均需符合国家定价标准,严禁无证经营或低于成本价销售,这一举措旨在维护市场秩序,防止劣质烟草流入市场。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部分小型零售商户对“什么烟不到10元”的界限存在模糊认知。北京市海淀区一家便利店店主表示:“以前进货时,批发商偶尔会推荐几款特价烟,价格确实压得很低,但最近市场监管人员来检查,明确告知低于10元的烟一律不能卖,否则罚款很重。”该店主透露,目前店内最低价香烟为11元的“黄山(红方印)”,而去年同期曾出现过8元的“白沙(软)”。
烟草行业市场行情分析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10元以下档位香烟的市场份额较去年同期下降约15%,主要原因是国家烟草总公司调整了低档烟生产配额,同时加强了对零售终端的监管。中国烟草市场研究中心主任李明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低档烟价格下限的设定,一方面是为了保护消费者健康,避免因低价诱导过度消费,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保障烟草税收的合理征收。数据显示,2024年低档烟税收流失案中,超七成涉及10元以下产品。”
在消费者层面,多位烟民对价格调整表达了不同看法。上海市民张先生表示:“以前习惯买10元左右的烟,现在只能加钱买15元以上的,负担确实增加了。”而另一位烟民刘女士则认为:“其实不买低价烟反而更健康,以前10块钱能买一包,现在不抽了也能省下不少钱。”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某社交平台调查显示,超60%的受访者支持政府提高低档烟价格,认为这有助于减少青少年吸烟率。
针对市场变化,多家烟草企业已调整产品策略。安徽中烟相关负责人透露,旗下“黄山”品牌已停止生产8元档位的“黄山(金皖)”,转而主推12元以上的“黄山(万象)”。中国烟草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烟草行业平均零售价较2024年同期上涨3.2%,其中10-20元档位产品销量增长显著。业内人士分析,这一趋势与监管政策收紧密不可分。
法律合规方面,新修订的《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将于2025年9月正式施行,其中明确将“低于10元档位香烟的零售行为”列为重点监管对象,并赋予基层市场监管部门更大的执法权限。北京市烟草专卖局执法大队队长王磊表示:“我们近期已查处3起无证销售低价烟案件,涉案金额累计超过5万元,相关责任人将面临罚款并纳入信用黑名单。”
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部分消费者试图通过代购渠道购买低价烟。广州天河区一烟民周女士称:“有朋友从外地带回来几条8元的‘红塔山’,说是小作坊生产的,味道和正品差不多,但价格便宜一半。”对此,业内专家警告称,此类产品多为假冒伪劣,不仅危害健康,还可能涉及走私或非法生产,消费者应提高警惕。国家烟草专卖局官网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共查获假烟案件1.2万起,涉案金额同比增长12%。
在行业监管层面,国家烟草专卖局近日发布《2025年度烟草市场秩序专项整治方案》,要求各地在年底前完成对低档烟市场的全面清查。方案特别指出,对“什么烟不到10元”的界定将纳入常态化监管,并建立零售户信用评价体系,连续违规者将被吊销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据透露,下半年还将推行电子追溯系统,确保每条香烟的来源和流向可查。
多位业内专家认为,当前政策调整既是对消费者健康的保护,也是烟草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控烟协会副会长姜垣表示:“低价烟往往成为青少年吸烟的‘第一口烟’,提高价格门槛是国际通行的控烟措施。从长期看,这有助于降低整体吸烟率。”而行业分析师则提醒,价格上调可能短期内影响消费需求,但长期将促进市场向高品质、高附加值产品转型。
与此同时,部分烟民开始转向替代品。电子烟品牌“悦刻”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6月其线下门店销售额同比增长22%,其中30岁以上用户占比首次超过50%。但需要注意的是,电子烟行业同样面临严格监管,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已明确要求所有电子烟产品必须通过统一平台销售,严禁线下无证经营。
综合各方信息可见,2025年烟草市场正经历深刻变革,价格监管、合规经营与消费者选择之间的平衡成为焦点。在“什么烟不到10元”这一具体问题上,政策导向已十分明确,而市场各方的适应与调整仍在持续进行中。
标签: 什么烟不到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