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 免税店硬蓝芙蓉王监管加强 严防死守

石悦琳 8

2025年7月1日,随着我国烟草行业监管政策的持续收紧,市场迎来新一轮调整。当日,多地烟草专卖局发布通知,明确要求各零售终端严格执行新修订的《烟草专卖许可证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烟草制品的销售行为。记者走访发现,尽管政策趋严,但免税店硬蓝芙蓉王等热门产品仍保持较高热度,部分消费者选择通过特殊渠道购买。

上午10时,北京朝阳区一家大型超市的烟草专柜前,顾客寥寥。销售人员告诉记者:“最近政策调整,不少顾客都持观望态度,销量比上月下降了约20%。”与此同时,在首都国际机场的免税店内,免税店硬蓝芙蓉王的价格依然坚挺,每条售价约为65元,较市场价低约15%。一位刚下飞机的旅客表示:“国内买不到,只能在这里买几条备着。”

记者采访了中国烟草学会副会长李明,他认为:“新规的出台是行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但短期内可能对市场造成一定冲击。特别是对免税渠道的监管,需要更加精细化的措施。”他进一步解释,根据《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的最新修订,免税烟草制品的携带量将受到更严格的限制,预计明年起将全面禁止免税店销售国产卷烟。

在消费者层面,多位烟民表达了不同看法。42岁的出租车司机王师傅说:“政策越严,黑市就越猖獗。我有个朋友从海南免税店代购免税店硬蓝芙蓉王,一次能带十几条,转手就能赚不少。”而28岁的办公室职员张女士则认为:“限购其实挺好,以前买烟太方便,现在想抽都得掂量掂量。”

上海烟草集团市场分析部负责人透露,截至6月底,全国烟草行业库存压力明显增大,主要品牌如中华、红塔山等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积压。不过,该负责人强调:“这是短期现象,随着市场逐步适应新规,供需关系将重新平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烟草税收同比下降3.2%,创近五年来同期新低。

值得关注的是,电子烟监管也在同步收紧。国家烟草专卖局电子烟监管处处长刘洋表示:“7月1日起,所有电子烟产品必须通过国家电子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认证,否则一律不得销售。”记者在北京三里屯一家电子烟店看到,店主正忙着下架未认证产品,店内已张贴“电子烟专卖许可证”和“未成年人禁止入内”的标识。

在行业动态方面,云南中烟宣布与华为达成战略合作,计划在昆明卷烟厂建设全国首个烟草行业5G智慧工厂。该项目总投资达12亿元,预计2026年投产。云南中烟总经理陈刚表示:“数字化改造不仅能提升生产效率,更能满足日益严格的合规要求。”

与此同时,国际烟草市场传来新消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报告,全球烟草税平均税率已达零售价的67.8%,较去年提高2.3个百分点。报告特别指出,中国烟草税率仍有提升空间,建议将消费税从目前的36%逐步上调至45%。

在零售端,多家连锁便利店反映,新规实施后,烟草销售面积普遍缩减。北京物美超市总部数据显示,旗下门店平均烟草陈列面积减少了30%,部分门店已取消烟草专柜。物美超市采购总监表示:“这不是暂时的调整,而是长期趋势。”

下午3时,记者在广州市烟草专卖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该市将开展为期三个月的“雷霆行动”,重点打击通过跨境电商、社交媒体等渠道销售烟草制品的违法行为。广州市烟草专卖局稽查支队支队长林强介绍:“我们已建立跨部门联合执法机制,与海关、网信办等7个部门实现信息共享。”

在消费者保护方面,新规特别强调了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国家烟草专卖局政策法规司司长赵刚表示:“所有烟草制品包装必须印制明显的健康警示语,字体大小不得小于包装面积的20%。”记者注意到,当日上市的最新一批免税店硬蓝芙蓉王已开始执行新标准,包装上新增了“吸烟导致勃起功能障碍”等警示语。

晚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最新控烟报告显示,我国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连续三年下降,2024年降至20.8%。但专家提醒,电子烟使用率在青少年群体中呈上升趋势,控烟形势依然严峻。

夜幕降临,北京三里屯太古里南区的几家酒吧外,仍有不少年轻人聚集吸烟。23岁的软件工程师刘洋边点烟边说:“政策再严,该抽的还是得抽,不过现在得学会‘藏’。”他透露,自己通常通过代购购买免税店硬蓝芙蓉王,虽然价格比免税店高10%左右,但胜在方便。

随着夜色渐深,2025年7月1日的烟草行业监管新闻也暂告一段落。在这一天,政策与市场交织,监管与消费博弈,烟草行业的变革之路仍在继续。从免税店硬蓝芙蓉王的特殊渠道流通,到电子烟的严格认证,再到智慧工厂的数字化改造,这一天的新闻记录了行业在多重压力下的动态平衡。

标签: 免税店硬蓝芙蓉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