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4日,正值暑期消费旺季,烟草行业在传统节日与假日经济的双重刺激下,呈现出明显的消费增长态势。全国多地烟草零售终端销量环比上月增长约15%,其中高端香烟品牌增幅尤为显著。记者走访广州、上海、北京等核心消费市场发现,尽管近年来控烟政策持续收紧,但节日送礼、亲友聚会等场景仍带动香烟消费热潮。
在广州,记者注意到多家烟草专卖店门前排起长队,消费者多为中年男性,购买目标以“中华”、“双喜”等高端品牌为主。一位姓李的烟民表示:“逢年过节,送烟还是硬通货,尤其是中华硬盒,价格稳定在70元左右一包,但礼节上不能省。”广州有什么好烟好抽?当地零售商透露,今年新增的“双喜(硬经典1956)”凭借复古包装和52元/包的亲民定价,成为节日送礼新宠,单日销量突破500条。
市场监管方面,国家烟草专卖局最新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市场报告》显示,全国烟草市场合规率提升至96.7%,各地烟草专卖局通过“智慧监管”系统严查假烟、走私烟。北京海淀区烟草专卖局工作人员王女士向记者强调:“消费者购买香烟务必认准‘扫码验证’,近期查获的走私‘万宝路’均未通过溯源认证。”
行业专家观点呈现两极分化。中国烟草学会常务理事张教授指出:“节日消费是烟草行业的重要增长点,但需警惕过度营销引发的舆情风险。”而市场分析机构“金叶智库”发布的报告则预测,随着电子烟监管趋严,传统烟草在特定消费场景下的地位短期内难以撼动。
在消费者评价方面,上海一位企业经理陈先生表示:“现在买烟越来越谨慎,既要考虑价格,又要避开限售区域。比如‘玉溪(软)’虽然42元/包,但在地铁、医院周边根本不敢抽。”反观二三线城市,记者在成都某商圈烟草专柜观察到,年轻人更倾向于购买“娇子”、“红塔山”等中端品牌,促销员小张透露:“我们店里的‘娇子(X)’推出买一送一活动,48元/包的定价让很多年轻人觉得‘性价比’高。”
法律合规层面,新修订的《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于7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明确禁止向未成年人售烟,并规定电子烟参照烟草管理。广州市消费者协会律师赵先生指出:“消费者投诉中,假烟问题占比下降,但‘过度包装’争议增多,比如‘利群(新版)’包装体积增大导致运输成本上升,这类问题未来可能纳入监管。”
市场行情显示,进口品牌价格波动明显。据上海烟草集团数据显示,近期“万宝路(银装)”因关税调整,零售价从85元/包上调至92元/包,但销量未受明显影响。而国产雪茄品牌“红塔山(雪茄)”凭借35元/支的定价,在高端礼品市场站稳脚跟,某五星级酒店经理透露:“商务宴请中,抽雪茄比香烟更显档次。”
广州有什么好烟好抽?在南方日报记者的街头采访中,多位市民给出了不同答案。出租车司机老刘推荐:“‘双喜(硬经典)’口感醇和,52元不贵。”而刚毕业的大学生小林则表示:“现在流行电子烟,真烟基本不碰了,但长辈送礼还是会买‘中华’。”
针对节日消费高峰,多地烟草公司启动“保供稳价”措施。山东省烟草专卖局发布通知,要求各零售终端不得囤积居奇,确保“红河(软)”等基础品牌供应充足。记者在济南某社区超市看到,工作人员正通过扫码点单系统实时调配货源,避免因集中采购导致断货。
在舆论场,烟草行业的节日营销引发争议。某社交平台话题“2025年香烟送礼指南”下,点赞最高的评论写道:“健康第一,但人情世故难两全。”与此同时,控烟组织“无烟中国”发布报告称,节日期间青少年接触烟草的几率增加40%,呼吁加强校园周边监管。
综合各方信息,2025年7月4日的烟草市场呈现出“消费升级与监管趋严并存”的复杂格局。无论是广州的“双喜”热销,还是上海的“中华”送礼文化,都折射出烟草产业在政策夹缝中的生存之道。而随着电子烟、代烟产品的发展,传统烟草的节日消费逻辑或将面临新一轮变革。
标签: 广州有什么好烟好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