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7日,北京——随着烟草行业防伪溯源技术的不断升级,国家烟草专卖局最新发布的《2025年烟草行业防伪溯源体系建设白皮书》显示,全国范围内烟草产品追溯系统已实现全覆盖,消费者可通过扫描烟盒上的专属二维码,实时查询产品从种植、生产到销售的全链条信息。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市场监管效率,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可靠的购买保障。
据记者走访市场发现,尽管防伪技术日益成熟,仍有部分不法商家试图通过仿冒、调包等手段扰乱市场秩序。在广东某地,执法人员近日查获一批假冒“便宜黄钻烟批发商”名义销售的假烟,涉案金额高达500万元。该批假烟不仅包装与正品高度相似,甚至伪造了防伪标识,但通过扫码验证后,系统显示“产品信息不匹配”的警示,最终被消费者举报至监管部门。
中国烟草总公司市场监测中心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烟草行业销售额同比增长8.3%,其中电子追溯系统的普及率已达95%以上。国家烟草专卖局政策法规司司长张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防伪溯源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法律问题。根据《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第32条,生产、销售假冒伪劣烟草制品的行为将面临最高50万元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还将被吊销烟草专卖许可证。”
记者采访了多位消费者,北京市民李先生表示:“现在买烟更放心了,扫码一查就知道是不是正品。之前在路边摊买过一次‘便宜黄钻烟批发商’的货,结果扫码显示是假烟,直接举报了。”而另一位烟民王女士则反映:“有些商家会故意低价销售,比如将真品‘黄鹤楼1916’(市场价约100元/包)标价80元,吸引顾客后却偷偷换成假货。”
业内专家指出,防伪溯源技术的推广离不开多方协作。中国防伪技术协会秘书长刘伟表示:“目前市场上的假烟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完全仿冒,二是真品包装内填充劣质烟丝。后者更具迷惑性,消费者仅凭肉眼难以辨别。因此,除了扫码验证外,还需关注烟丝色泽、烟灰状态等细节。”
与此同时,烟草市场行情也因防伪升级而发生变化。据行业报告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高端香烟(如“中华”系列)的仿冒率下降至3%以下,而中低端产品(如“红双喜”)的仿冒率仍高达15%。一位“便宜黄钻烟批发商”的匿名从业者透露:“现在正规渠道的利润被压缩,有些小商户不得不铤而走险。但长远来看,技术升级会让假烟无处遁形。”
在监管层面,多地烟草专卖局已建立“黑名单”制度,对多次购买假烟的商户进行重点监控。上海市烟草专卖局稽查支队队长陈磊介绍:“近期我们联合公安部门破获一起跨省制假售假案件,涉案工厂利用废弃烟丝冒充‘黄果树’品牌,通过社交媒体低价分销。消费者若发现异常,可拨打12313举报热线。”
记者还注意到,随着消费者对健康意识的提升,电子烟与传统烟草的界限愈发模糊。尽管国家已出台《电子烟管理办法》,但部分不法商家仍将电子烟伪装成“新型卷烟”销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控烟办研究员赵静提醒:“无论真假,烟草制品均含尼古丁等有害物质。消费者应选择正规渠道购买,并警惕任何低价诱惑。”
在市场调查中,记者发现部分“便宜黄钻烟批发商”已开始转型,通过电商平台与品牌方合作,提供带有溯源标识的折扣烟。例如,某电商平台推出的“中华(硬)”限时特惠活动,价格略低于市场价,但每包均附带官方防伪标签。消费者张女士表示:“这样的活动既实惠又安全,比私下交易靠谱多了。”
针对烟草行业未来的防伪趋势,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区块链技术与物联网的结合将成为关键。北京某科技公司CEO周强表示:“我们正在研发基于区块链的烟盒溯源系统,每一包烟的运输、存储数据都将被加密记录,消费者甚至可以查看产品所处的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
然而,技术升级的同时,消费者教育仍需加强。记者在街头随机询问时,仍有近三成受访者表示“从未关注过烟盒上的二维码”。对此,国家烟草专卖局消费者权益保护处负责人建议:“商家应在销售时主动提醒消费者扫码验证,而监管部门也将加大宣传力度,让‘一扫知真伪’成为全民共识。”
标签: 便宜黄钻烟批发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