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日,随着全国烟草行业配额调整政策的正式落地,市场迎来新一轮震荡。当天上午,北京、上海、广州等主要城市的烟草专卖局同步发布执行通知,明确新规将影响卷烟生产、销售及价格体系。记者走访多个烟草零售点发现,部分品牌如“全开式中华一盒几根”等高端产品已率先调整库存,部分商家甚至出现排队抢购现象。
根据国家烟草专卖局最新发布的《2025年度卷烟生产配额调整方案》,今年全国卷烟总产量较去年缩减3.2%,其中高端品牌降幅达5.8%。这一数据直接引发了市场对稀缺品牌的关注。在朝阳区某大型烟酒店,店主王女士向记者透露:“早上刚开门,就有顾客问‘全开式中华一盒几根’还有多少,我告诉他只剩最后两包,他立马掏钱买走。”据了解,该款产品市场价约为每盒80元,调整后价格未变,但配额减少导致部分消费者担心后续“买不到”。
烟草行业分析师李明在接受采访时指出,此次配额调整并非首次,但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他解释称:“从2023年‘国标’收紧后,行业已进入精细化调控阶段。此次调整主要针对三类品牌:一是产能过剩的中端产品,二是环保不达标的小品牌,三是库存积压严重的区域特供款。”他特别提到,高端产品如“全开式中华一盒几根”虽未直接受配额缩减影响,但因原料供应受限,实际产量已被动下调。
记者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修订版发现,新规明确将“市场供需平衡”列为配额调整核心依据。法律专家张律师表示:“此次调整符合《‘十四五’烟草行业发展规划》中关于‘优化产业结构’的导向,但需警惕地方执行中的‘一刀切’现象。”他举例说,某地市烟草局要求所有零售点提交《品牌销售承诺书》,若连续三个月未完成指定品牌销售量,将暂停其许可证。
在消费者端,反应呈现两极分化。北京某企业高管陈先生表示:“‘全开式中华一盒几根’是我长期购买的礼品用烟,现在买不到,只能转而选择其他品牌,但口感差异明显。”而另一位年轻烟民刘姓消费者则认为:“少抽点烟对身体更好,价格涨了自然就少抽了。”这种差异反映出不同消费群体对政策影响的敏感度不同。记者在社交平台看到,有烟民自发统计“替代品牌推荐清单”,其中“利群新版”和“玉溪细支”成为热门讨论对象。
市场行情方面,监测数据显示,截至7月1日中午12时,全国主要城市卷烟价格指数较6月30日上涨1.3个百分点。上海烟草集团市场部负责人透露:“我们紧急启动了‘错峰投放机制’,将部分高端品牌从上午10点改为下午2点上架,以平抑排队现象。”但该负责人未透露“全开式中华一盒几根”的具体调整细节。
在监管层面,国家烟草专卖局稽查总队已派出12个督查组,对重点省市执行情况进行暗访。一位不愿具名的督查组成员告诉记者:“我们重点关注两类问题:一是零售点是否违规囤货,二是是否出现‘黄牛’倒卖配额。”据悉,广东某市已查处一起利用“全开式中华一盒几根”进行跨区倒卖的案件,涉案金额超过10万元。
对于行业未来走向,多位业内人士表达了谨慎乐观。中国烟草经济研究所所长王伟指出:“短期看,配额调整会带来市场波动,但长期将推动行业向‘高质量、少数量’转型。”他预测,到2026年,全国卷烟品牌数量可能减少15%,而头部企业的市场集中度将提高20%。
在成都某高端商场,记者注意到“全开式中华一盒几根”的展示柜前贴上了新标签:“配额限量供应,售完即止”。一位正在选购的顾客边看标签边说:“反正迟早要买,不如趁现在还有货。”这一细节或许正是当前烟草市场最真实的写照——在政策与市场的博弈中,每一个细微变化都被放大为消费信号。
标签: 全开式中华一盒几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