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日,随着我国烟草行业消费分级政策的进一步深化,市场动态与消费者行为呈现出新的变化。记者今日走访多地烟草零售点,发现“消费分级”政策实施后,不同价位的香烟销售格局正在悄然重塑。在南京,100元档位的香烟虽然仍被部分消费者视为“中高端”,但实际市场表现却并非如预期般强势,这一现象引发了行业内外的高度关注。
“南京100元的香烟不是九五之尊”,一位长期观察烟草市场的业内人士如此评价。在南京新街口商圈的一家烟草专卖店内,记者看到,100元档位的南京(特醇)和南京(九五)等品牌香烟摆放位置显眼,但销售员坦言:“这个价位的烟,现在买的人不如以前多了。”他解释,随着消费分级政策的推进,消费者更加注重性价比,高端香烟的“身份象征”属性被削弱,更多人转向中档价位的产品。
这一现象与国家烟草专卖局近年来推行的“控烟限价”政策密切相关。根据《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修订后的规定,各地烟草部门被赋予更多定价自主权,但同时也要求“合理引导消费,防止过度消费”。在南京,100元档香烟的零售价被严格控制在100元左右,而这一价格与部分消费者心理预期存在差距。一位消费者王先生表示:“以前觉得100块的烟才够档次,现在发现50块左右的南京(软)口感也不错,没必要花双倍的钱。”
记者查阅最新市场行情数据发现,2025年上半年,全国烟草消费呈现“两头弱、中间强”的趋势。低价烟(20元以下)因健康顾虑销售下滑,高价烟(100元以上)受政策调控影响增长乏力,而50-80元的中档烟则成为市场主力。在南京市场,南京(经典1956)和南京(炫赫门)等中档品牌销量同比增长12%,而100元档香烟销量同比下降约8%。
消费分级政策的具体实施效果,还体现在烟草零售终端的调整上。南京市烟草专卖局相关负责人透露,自2024年10月实施新规以来,全市已有超过2000家零售点调整了香烟陈列策略,“高端区”面积缩减了约30%。记者在南京某大型超市看到,原本占据整面墙的高端香烟区如今只保留了少量品牌,取而代之的是更多中档产品的展示空间。
多位业内专家对此现象作出解读。中国烟草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明华指出:“消费分级不是简单的价格分层,而是引导消费者形成更理性的消费习惯。100元档香烟并非‘九五之尊’,其市场定位需要重新审视。”他进一步解释,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消费者对香烟的“价值感”定义正在从“价格高低”转向“品质与健康的平衡”。
在消费者端,不同年龄群体的反应差异明显。80后消费者李女士表示:“100块的烟抽起来确实有面子,但为了健康,我宁愿选择电子烟。”而90后大学生小陈则认为:“这个价位的烟性价比不高,不如买点水果。”相比之下,部分老烟民仍对高端香烟情有独钟。62岁的陈先生每天坚持抽南京(九五),他说:“抽了几十年,习惯了这种味道,价格不是主要考虑因素。”
记者采访的几家烟草企业也透露了应对策略。南京卷烟厂相关负责人表示,正在研发更多50-80元价位的创新产品,以适应消费分级后的市场需求。而另一家烟草企业则计划通过“买赠”等促销方式,刺激中档香烟的销售。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电子烟监管趋严,传统烟草企业正在寻找新的增长点,消费分级政策为此提供了新的调整方向。
在监管层面,消费分级政策的执行也面临挑战。江苏省烟草专卖局市场监管处负责人坦言:“部分地区存在执行不到位的情况,比如个别零售点仍在刻意引导消费者购买高价烟。”为此,监管部门近期将开展专项检查,确保政策落地效果。同时,消费者投诉渠道将进一步畅通,鼓励公众监督烟草销售行为。
放眼全国,消费分级政策的实施效果不尽相同。与南京类似,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高端香烟销量普遍下滑;而二三线城市的中档烟市场则保持稳定增长。这一差异反映出不同地区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和收入水平差异。在成都,记者发现30-60元档位的香烟成为绝对主力,而杭州市场则呈现出“中档为主、高低两端并存”的特点。
烟草行业分析师刘志强指出,消费分级政策的长期影响可能超出预期。他预测:“未来3-5年,我国烟草市场将形成更加清晰的分层结构,高端市场可能进一步萎缩,中档市场持续扩大,低价市场则受到健康政策挤压。”这一趋势下,烟草企业的产品策略和营销方式都需要做出相应调整。
回到南京市场,记者观察到,部分100元档香烟正在尝试通过包装升级、口味创新等方式提升竞争力。南京(雨花石)等新品通过独特设计吸引年轻消费者,而南京(佳品)则主打“传统工艺”概念。然而,这些努力能否扭转市场趋势,仍有待观察。
在南京某大学附近的烟酒店,店主王女士给出了一个生动的例子:“以前有人买100块的烟,现在他们更愿意买两包50块的,或者一包50块一包30块的组合。”这种消费行为的转变,正是消费分级政策下市场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正如行业人士所言,“南京100元的香烟不是九五之尊”,在新的市场环境下,烟草消费的“价值”正在被重新定义。
标签: 南京100元的香烟不是九五之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