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1日,烟草行业监管再迎重磅消息。国家烟草专卖局今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烟草市场监管的通知》,明确要求各地烟草专卖机构加大对低价香烟的管控力度,特别是针对“低价七匹狼香烟批发市场”等区域性集中销售点,将通过技术手段和人工巡查相结合的方式,严厉打击非法渠道流通的低价卷烟。此举旨在进一步规范烟草市场秩序,保护未成年人免受低价香烟的侵害,同时维护国家税收利益。
记者今日走访了福建、江西等地的低价七匹狼香烟批发市场,发现虽然市场监管力度加大,但仍有部分商家试图通过“打游击”的方式规避检查。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批发商告诉记者:“现在查得严,我们只能凌晨三点就开始交易,天亮前必须结束。”他坦言,低价香烟的利润空间正在被不断压缩,部分商家甚至开始转向线上销售,试图绕过传统监管渠道。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的最新解释,低价香烟(指低于市场指导价50%以下的卷烟)的销售被明确列为重点监管对象。中国烟草总公司市场监测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范围内低价香烟的非法流通量较去年同期下降23%,但仍有约15%的卷烟通过非正规渠道流入市场。国家烟草专卖局副局长张军在今日的发布会上表示:“低价香烟不仅扰乱市场秩序,更是青少年吸烟的主要诱因之一,必须坚决遏制。”
在消费者层面,记者采访了多位烟民对此次监管新规的看法。45岁的李先生(化名)表示:“以前20块钱能买到一条七匹狼(经典)的批发价,现在涨到35了,确实有点吃不消。”而30岁的王女士则认为:“高价香烟反而能让人更有节制,以前一包10块钱的随便抽,现在一包30的,会下意识地少买点。”这种分化观点反映了烟草监管在平衡公共卫生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复杂考量。
行业专家对此次监管措施给予了积极评价。中国控烟协会副会长崔先生指出:“低价香烟的泛滥是控烟工作的重大障碍,此次监管升级将有助于提高香烟消费门槛,预计未来三年内,我国15-24岁人群的吸烟率有望下降1.2个百分点。”但他同时提醒,监管过程中需注意避免“黄牛”转嫁成本给消费者,导致非法渠道进一步滋生。
市场行情方面,记者注意到,在监管趋严的背景下,部分品牌开始调整产品策略。以七匹狼为例,其高端系列“龙”牌(市场价80元/包)销量环比增长18%,而低端系列“经典”牌(市场价30元/包)销量则下滑7%。中国烟草经济信息中心分析师陈女士表示:“这反映出消费者正在向更健康的消费选择转移,监管政策起到了正向引导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监管还特别关注了电子烟与传统香烟的交叉领域。根据《通知》要求,各地需建立电子烟与卷烟的联合监管机制,防止部分商家以电子烟名义销售传统香烟。广东省烟草专卖局已率先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清源行动”,查获多起利用电子烟店铺销售低价七匹狼香烟的案例,涉案金额超过500万元。
在政策执行层面,记者了解到,监管部门将引入“区块链追溯系统”对所有卷烟进行全流程监管。每包合法销售的七匹狼香烟都将带有专属二维码,消费者扫描后可查询生产日期、销售渠道等完整信息。国家烟草专卖局科技司司长刘先生介绍:“这套系统预计在2025年底前覆盖全国所有品牌,实现‘一包一码’的精准监管。”
然而,监管落地仍面临诸多挑战。记者在西南某省采访时发现,部分偏远地区的低价七匹狼香烟批发市场已转向地下经营,采用“暗号交易”等方式规避检查。当地烟草专卖局工作人员无奈表示:“我们人手有限,这些市场往往一检查就停业,等我们离开又恢复营业,监管难度很大。”
针对这一问题,国家烟草专卖局表示将加大基层监管队伍建设,并引入社会监督机制。消费者如发现低价香烟销售线索,可拨打12313热线举报,最高可获得涉案金额10%的奖励。据不完全统计,自2025年1月新规实施以来,全国已通过群众举报查处非法烟草案件3200余起,收缴假冒伪劣及非法渠道卷烟超过2.3万条。
在行业合规方面,记者注意到,多家烟草企业已开始主动调整市场策略。安徽中烟表示将停止所有低于35元/包的产品生产,而浙江中烟则宣布将投入2亿元用于“健康烟草”技术研发。这种自上而下的行业自律,与政府监管形成了有效互补。
国际经验显示,提高低价香烟的可及性限制是控烟的有效手段。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专家约翰·史密斯指出:“中国此次监管升级与WHO《烟草控制框架公约》高度一致,预计将使我国控烟工作提前实现2025年吸烟率下降30%的目标。”但他同时建议,在提高香烟价格的同时,应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戒烟补贴支持。
最后,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随着低价七匹狼香烟批发市场的萎缩,二手烟暴露率在部分公共场所意外下降。北京某医院呼吸科主任表示:“近期因二手烟引发的呼吸道疾病患者减少了约12%,这与烟草市场监管加强有直接关系。”这一意外发现,或许为烟草监管提供了新的评估维度。
标签: 低价七匹狼香烟批发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