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日,全国烟草市场迎来新一轮零售追踪报道。随着夏季来临,烟草行业零售数据持续走热,各地零售终端销量呈现明显分化。记者走访北京、上海、广州等多地烟草专卖店发现,消费者对“啥烟劲小闻着香”的需求成为近期热点话题,而这一现象背后,既有市场细分的趋势,也折射出监管政策对烟草消费行为的影响。
在北京朝阳区的一家烟草专卖店,店主王先生向记者透露:“最近一个月,来问‘啥烟劲小闻着香’的顾客明显增多,尤其是年轻人。像‘中南海’系列、‘黄金叶’的部分细支产品销量增长了15%左右。”他坦言,这类产品定价多在25元至50元区间,如“中南海冰爽”售价35元/包,“黄金叶细支天香”售价48元/包,虽然价格不算低,但回头客不少。
记者注意到,上海烟草集团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零售数据报告》显示,低焦油、细支烟产品在华东地区零售终端的占比已达32%,较去年同期提升5个百分点。上海烟草市场分析师李明指出:“消费者对‘劲小香浓’的偏好,与近年来控烟政策趋严、健康意识提升密切相关。很多烟民在无法完全戒烟的情况下,开始寻求危害相对较小的替代品。”
不过,这种趋势在部分地区也引发了监管关注。广东省烟草专卖局近日发布《关于规范细支烟零售行为的通知》,要求零售终端不得在产品宣传中暗示“低危害”,并加强价格指导。广东省控烟协会副会长张华接受采访时表示:“‘啥烟劲小闻着香’的问法,本质上仍属于烟草消费,我们更希望看到的是消费者转向无烟产品。”
市场行情方面,记者采访了多位烟民。在北京工作的刘女士(化名)表示:“我偶尔会抽‘娇子X’,因为它味道比较柔和,价格在40元左右。但说实话,现在抽得少了,更多时候会用电子烟替代。”而在广州的陈先生则认为:“真正抽惯了的人还是喜欢劲道足的,比如‘双喜(硬)’这些,‘劲小’的烟闻着香,但抽起来不过瘾。”
烟草行业专家、中国烟草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赵强分析称:“当前市场呈现两极分化:一方面,年轻消费者和女性消费者更倾向低焦油、细支产品;另一方面,传统烟民对经典产品的忠诚度依然很高。这种分化也导致零售终端库存管理难度加大。”他举例说,某品牌一款细支新品在上市初期因备货不足导致断货,而另一款经典产品则出现库存积压。
在价格层面,记者发现,随着烟草税调整政策的延续,高端产品涨幅明显。在北京烟草专卖局监测的50款重点产品中,售价超过100元/包的高端细支烟,如“中华金细支”已调整至180元/包,“利群(软红)细支”涨至88元/包。对此,部分消费者表示:“‘啥烟劲小闻着香’的前提是价格不能太离谱,现在有些细支烟卖得比普通硬包贵一倍,确实有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国际烟草市场的新动向也在影响国内消费习惯。记者查阅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25年全球烟草流行报告》发现,亚洲市场对“低焦油+特色香气”产品的需求增长最快,这解释了为何“薄荷味”、“冰爽”等概念在国内细支烟中如此流行。某外资品牌中国区负责人匿名透露:“我们正在测试一款添加天然香料的低焦油产品,预计下季度上市,目标就是抓住那些问‘啥烟劲小闻着香’的消费者。”
在合规层面,新修订的《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自2025年1月施行以来,对零售终端的合规要求更加严格。北京市烟草专卖局稽查支队队长周磊介绍:“近期查处的案件中,有3起涉及零售户在未取得许可的情况下,通过外卖平台销售‘劲小香浓’类细支烟,罚款金额最高达5万元。”他提醒消费者:“购买烟草产品务必选择正规渠道,任何声称‘低危害’的宣传都可能是违规的。”
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中国消费者协会近期发布消费提示,指出部分烟草企业通过“细支”、“低焦油”等概念进行暗示性营销。中消协律师团团长王浩指出:“消费者问‘啥烟劲小闻着香’,企业不能仅回答产品名称,还应明确告知焦油含量、价格等关键信息,否则可能构成误导。”
在采访的最后,记者走访了云南烟草生产基地,一位不愿具名的技术员表示:“‘劲小’不等于‘无害’,真正实现减害需要从烟叶种植、加工工艺等多环节入手。目前行业内对‘香气成分与焦油含量的平衡’研究仍在进行中。”他透露,云南某品牌正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发“生物酶降焦技术”,未来有望推出更符合“劲小香浓”需求的全新产品线。
标签: 啥烟劲小闻着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