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日,全国烟草行业迎来新一轮监管政策落地实施的关键节点。根据《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修订后的相关规定,烟草行业在产品标识、销售渠道、价格管理等方面的监管措施进一步细化,各地烟草专卖局同步开展专项检查行动,确保新规平稳过渡。记者今日从国家烟草专卖局获悉,新版《烟草制品包装标识管理办法》已在全国范围内正式执行,所有在售卷烟产品需在包装显著位置标注“吸烟有害健康”的警示语,且字体大小不得小于包装面积的10%。
在武汉市武昌区一家连锁烟酒店内,店主李明向记者展示了刚到货的“黄鹤楼漫天游软短”新品包装。他坦言:“新规实施后,包装上的健康警示语更加醒目,以前小字标注的地方现在必须放大一倍。不过价格没变,仍然是每包85元,但进货渠道管控更严了。”记者注意到,该产品包装背面新增了二维码,消费者扫描后可查看产品生产信息及真伪验证页面,这一举措在业内被视为“智慧监管”的典型实践。
中国烟草学会副理事长张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此次监管升级并非简单调整,而是基于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最新要求。特别是对电子烟与普通卷烟的界限划分,新规明确要求电子烟产品不得使用‘爆珠’‘冰感’等易误导青少年的词汇,违者将面临最高10万元的罚款。”他补充道,目前全国已有超过2000家烟草零售终端安装了人脸识别系统,用于防范未成年人购买行为。
北京朝阳区烟草专卖局今日通报,通过“天眼”系统已查处3起非法运输烟草案件,查获“黄鹤楼漫天游软短”等高端卷烟共计1200条,案值达108万元。执法人员透露,新版《烟草专卖品准运证管理办法》实施后,跨省运输烟草制品需提供更详细的购销合同证明,以往通过“空壳公司”套取准运证的现象已基本绝迹。
在零售终端方面,上海烟草集团今日发布市场监测报告显示,新规实施首日,传统渠道卷烟销量环比下降约3.2%,但通过“扫码购”等合规线上渠道的订单量增长8.7%。集团市场部经理陈静分析:“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度依然存在,但合规意识明显提升。比如‘黄鹤楼漫天游软短’虽然价格坚挺在每包85元,但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的比例提高了15%。”
记者随机采访了三位烟民。45岁的出租车司机王师傅表示:“新包装看着不舒服,但没办法,总不能不抽了。不过现在买烟要出示身份证,有时候排长队。”28岁的写字楼文员刘女士则认为:“电子烟被严格管了,看来以后想戒烟更难了。”而自由职业者赵先生则调侃道:“我昨天特意囤了几包‘黄鹤楼漫天游软短’,怕以后买不着。现在价格没涨,但谁知道明天会怎样。”
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指出,新规在法律层面实现了三个突破:一是将“互联网+烟草监管”写入实施细则;二是明确对“无证运输”的界定标准;三是在行政处罚中引入“首违不罚”制度,但前提是企业需主动提交合规承诺书。他特别强调:“‘黄鹤楼’等高端品牌在此次监管中表现出的适应能力,为全行业提供了样本。”
与此同时,国际烟草市场也出现连锁反应。菲利普·莫里斯国际公司发布声明称,其加热不燃烧产品在中国市场的合规申请已获得阶段性进展,但需配合国内“双轨制”监管框架进行调整。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官员在例行发布会上表示:“中国此次监管升级,为全球控烟提供了新思路,特别是对包装标识的强制性要求,将直接影响东南亚等周边国家的烟草产业政策。”
广东省烟草专卖局今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新规实施首周,全省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注销量环比上升12%,但新增持证经营户增长7.3%。局党组成员吴强解释:“这是市场优胜劣汰的正常表现。符合新规要求的连锁品牌扩张明显,而一些‘夫妻店’因为无法满足人脸识别等硬件要求,主动退出市场。”
在“黄鹤楼漫天游软短”的生产基地湖北中烟,车间主任透露,生产线已全面升级,确保每包产品均符合新规标准。该品牌市场总监表示:“虽然包装调整增加了5%的制造成本,但通过优化物流体系,终端价格保持稳定。消费者对产品本身的接受度并未因包装变化而降低。”
北京市消费者协会今日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72.6%的受访者认为新规有助于减少青少年吸烟,但61.3%的人担心过度监管可能导致黑市交易反弹。协会秘书长王林建议:“应建立更完善的举报奖励机制,同时给予合法零售户更多政策支持,避免‘一刀切’带来的市场震荡。”
截至发稿时,国家烟草专卖局官方网站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已有超过98%的卷烟零售户完成新规培训考核,各地市场监管部门正通过“双随机”方式抽查执行情况。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随着“黄鹤楼漫天游软短”等代表性产品的顺利过渡,烟草行业将进入更加规范的发展阶段。
标签: 黄鹤楼漫天游软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