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市 face 女士香烟需求上升供不应求应接不暇

尹晓晴 11

2025年7月6日,全球烟草行业迎来新一轮供需格局调整,国内市场在多重因素影响下呈现复杂态势。记者今日从国家烟草专卖局获悉,上半年我国烟草制品业产量同比增长3.2%,但需求端增速放缓,特别是高端细支烟市场出现明显分化。在采访中,face 女士香烟品牌负责人表示,其产品线销量较去年同期下滑5.3%,主要受控烟政策收紧和消费者健康意识提升双重影响。

最新行业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烟草行业实现工商税利总额1.28万亿元,同比增长1.8%,但增速较去年同期回落0.7个百分点。中国烟草总公司内部人士透露,这一数字背后隐藏着结构性矛盾——传统烤烟型产品占比下降,而细支、低焦油新品类增长乏力。记者走访北京、上海、广州三地烟草专卖店发现,face 女士香烟等主打女性市场的产品出现库存积压,部分经销商反映有型号折扣达30%仍难清仓。

监管层面,国家卫健委联合市场监管总局近期发布《电子烟和新型烟草制品监管实施细则(2025版)》,首次将加热不燃烧产品纳入统一监管体系。中国控烟协会副会长许桂华接受采访时强调:“此次调整将直接改变行业供需链条,预计到年底,合规成本增加将导致30%以上小品牌退出市场。”记者注意到,face 女士香烟作为国内少数通过新规认证的女性专属品牌,其合规成本较去年同期增加22%,但市场反应尚未出现预期中的转好迹象。

消费者端的变化尤为显著。在上海市徐汇区某商圈,23岁的金融从业者小林向记者展示其手机里的“控烟打卡记录”,她表示:“去年face 女士香烟的促销活动还能让我每月消费两包,但现在我基本戒掉了。”与这位年轻消费者形成对比的是,55岁的建筑工人老张坚持购买传统白沙牌香烟:“新烟太贵了,一包face 女士香烟要68元,比普通烟贵一倍多,还不解渴。”

行业专家分析,当前供需矛盾的核心在于产品创新与消费需求脱节。中国工程院院士朱尊权指出:“face 女士香烟等品牌过分强调外观和包装,忽视了消费者对口感和性价比的真实需求。”记者查阅2025年第一季度市场报告发现,虽然face 女士香烟在包装设计上投入研发费用同比增长40%,但其市场份额仅维持在2.7%左右,远低于预期目标。

在供应链端,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李明透露,今年第三季度,公司计划缩减face 女士香烟等女性专供产品产量15%,同时扩大“云烟(软蓝)”等传统产品产能。这一调整直接导致部分经销商面临供货不足问题。北京市朝阳区一家烟草专卖店店主表示:“上周face 女士香烟的某个畅销型号断货,顾客流失了不少。”

国际市场方面,根据菲莫国际发布的2025年中报,其在中国市场的电子烟产品销量增长12%,但face 女士香烟等传统烟产品下滑7.3%。该公司大中华区总裁张伟表示:“消费者对健康替代品的接受度正在改变整个行业格局。”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尽管face 女士香烟品牌方否认其市场份额被电子烟挤压,但数据显示,其产品在18-35岁女性群体中的渗透率已从去年同期的8.2%降至6.9%。

价格策略调整成为行业焦点。记者调查发现,face 女士香烟在华东地区试点“阶梯定价”模式,即首盒优惠价48元,复购价恢复至68元。杭州某品牌专营店店长告诉记者:“这种策略短期内提升了复购率,但长期来看可能损害品牌形象。”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王建军认为:“烟草行业价格战风险正在积累,face 女士香烟等高端品牌若持续降价,将触发整个细分市场的恶性循环。”

在产品创新方面,face 女士香烟于本月推出“植物萃取”新系列,宣称焦油含量降低45%。但中国疾控中心控烟与吸烟危害控制室主任肖东表示:“现有技术条件下,任何烟草制品都无法实现真正安全。”记者在产品体验环节发现,新系列定价高达88元/包,远超市场接受度,部分消费者抱怨:“味道太淡,还不如直接买薄荷烟。”

展望下半年,行业人士普遍持谨慎态度。face 女士香烟品牌总监在内部会议上透露,公司正在评估将部分生产线转向新型烟草制品的可能性。而国家烟草专卖局经济运行司司长刘强强调:“无论产品形态如何变化,烟草行业的基本矛盾——健康风险与经济利益的平衡——始终存在。”

在采访的最后,记者偶遇一位face 女士香烟的忠实消费者,她坦言:“虽然知道吸烟有害,但face 女士香烟的包装确实让我每次都想打开它。”这一矛盾心态或许正是当前烟草行业供需困境的最佳注脚——当监管趋严、健康意识提升成为不可逆的趋势,任何产品创新和营销策略都难以从根本上改变行业的基本走向。

标签: face 女士香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