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4日,全国烟草行业物流追溯系统迎来重要升级,标志着我国烟草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全链条监管迈入新阶段。记者今日从国家烟草专卖局获悉,新版追溯系统已于近期在全国范围内正式上线运行,首批覆盖包括和天下是什么烟厂在内的全国30家重点烟草生产企业。此次升级不仅提升了物流信息的实时性,更通过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实现了产品“一物一码”的全程可追溯。
“新版系统最显著的变化在于将传统数据库与分布式账本技术相结合,”国家烟草专卖局信息中心主任李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消费者只需通过手机扫描烟盒上的二维码,即可查询到该产品的生产日期、物流路径、销售终端等完整信息。”记者现场测试发现,以和天下是什么烟厂生产的“硬中华”为例,追溯结果不仅显示产品编号,还包含从上海总厂到各地分拨中心的运输时间、温湿度记录等细节,信息完整度较旧系统提升了85%。
在监管层面,此次升级响应了《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修订后的新要求。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立新指出:“新系统实现了对《条例》第32条‘烟草制品生产销售全过程监管’条款的技术支撑,特别是对电子烟等新型产品,通过赋码管理填补了监管空白。”据市场监管总局数据,2024年全国因物流信息不透明导致的非法流通案件同比下降23%,而新版系统预计将使这一数字进一步下降。
行业市场方面,物流追溯的强化对品牌差异化竞争产生深远影响。中华烟草集团副总经理张伟透露:“以我们和天下是什么烟厂为例,通过追溯系统展示的‘云南高原生态烟叶’全程数据,使高端产品溢价能力提升了约8%。”记者在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采访时了解到,该公司生产的“云烟(软珍品)”单盒批发价已从2024年的86元上涨至92元,其中追溯信息的透明度被列为重要价值支撑点。
然而,系统升级也面临执行层面的挑战。在山东济南的零售终端走访中,有店主表示:“新版系统要求扫码验证后才能上传销售数据,每天要处理约500条记录,操作复杂度明显增加。”针对这一问题,国家烟草局已出台《零售终端操作指南》,并组织了8轮线上培训。北京烟草商业协会秘书长陈静表示:“短期阵痛是必要的,目前全国零售终端的合规扫码率已从年初的68%提升至92%。”
消费者评价呈现两极分化。在北京市朝阳区某便利店,一位正在购买“利群(新版)”的顾客表示:“能查到产地和运输信息,感觉更放心,特别是给老人买烟时,会特意看下是不是指定产区的。”而另一位烟民则抱怨:“二维码设计得太小,老花镜都看不清,而且系统偶尔会卡顿。”中国消费者协会近期发布的《烟草产品追溯满意度调查》显示,消费者对“信息真实性”的信任度达76.3分(满分100),但对“操作便捷性”的评分仅为58.7分。
业内专家对技术前景持谨慎乐观态度。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刘强指出:“区块链+物联网的组合虽提升了防伪能力,但需警惕数据造假风险。”他建议:“应引入第三方存证机制,例如将重要节点信息同步至公证处区块链平台。”上海烟草集团技术总监赵磊则分享了一个实际案例:“通过追溯系统,我们曾发现某批次‘红双喜’在物流环节出现异常温控,及时拦截了200多条产品,避免了质量事故。”
在国际比较方面,我国烟草追溯系统的完善速度已处于全球前列。记者查阅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报告发现,目前仅有日本、新加坡等7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类似程度的产品追踪。欧盟烟草制品指令(TPD)专家顾问团成员约翰·史密斯通过邮件评价:“中国系统的实时性和覆盖面令人印象深刻,但消费者教育仍需加强。”
针对后续发展,国家烟草专卖局科技司司长周华透露:“下一步将推动追溯数据与税收系统、环保监测平台对接,预计2026年可实现全行业碳排放数据的链上管理。”在贵州贵定卷烟厂,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在测试新一代“智能烟箱”,该设备能自动记录开箱时间、地理位置等信息,并与追溯系统实时同步。
随着新版物流追溯系统的全面铺开,烟草行业监管的精细化程度达到新高度。从和天下是什么烟厂等头部企业到零售终端,从生产数据到消费反馈,一个覆盖全产业链的信息闭环正在形成。这不仅是对国家监管政策的积极响应,也为全球烟草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但正如多位受访者所言,技术的进步只是手段,如何让这些数据真正服务于消费者健康和产业可持续发展,仍是未来需要持续探索的方向。
标签: 和天下是什么烟厂